空笼疏幔晓寒清,小醉醒然不作酲。
攲枕谁能寻断梦,卧闻童子诵经声。
空笼疏幔晓寒清,小醉醒然不作酲。
攲枕谁能寻断梦,卧闻童子诵经声。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枕上所感受到的独特宁静与思考。首句“空笼疏幔晓寒清”,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清晨的景象:空荡的房间中,薄幔随风轻轻摇曳,晨寒中透出一丝清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次句“小醉醒然不作酲”,则巧妙地将诗人从梦境中的短暂沉醉与清醒状态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虽然经历了梦中的迷离,但醒来后却精神饱满,没有宿醉的困扰,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
第三句“攲枕谁能寻断梦”,通过“攲枕”这一动作,进一步深化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表达了诗人试图在清醒状态下回溯梦境,却难以捕捉到完整记忆的无奈与怅惘。最后一句“卧闻童子诵经声”,以一个意外的听觉细节收尾,将外界的宁静与内心的思绪巧妙融合。童子的诵经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也似乎为诗人的思绪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或启示,暗示着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总能发现心灵的慰藉与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梦境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
东风又送春愁到,楼台悄无人管。
柳发髡余,梅魂苏未,应恨当时折遍。西园向晚。
剩帘卷金钩,酒疏玉盏。
玳瑁空梁,定巢惟有旧时燕。
朝来江上病酒,望青山隐隐,疑近还远。
草色萦袍,花枝剪彩,都是啼痕曾染。春心尚浅。
甚著力催齐,翠娇红怨。莫上高楼,倚阑揩泪眼。
彼鹊成巢,尔类攸处。之子有归,琼瑶是祖。
彼鹊成巢,尔类攸匹。之子有行,锦绣是饰。
彼鹊成巢,尔类攸共。之子有从,兰荪是奉。
伊鹊成巢,珍禽戾止。婉彼佳人,配于君子。
伊鹊营巢,珍禽攸处。内助贤侯,弼于明主。
伊鹊营巢,珍禽辑睦。均养嘉雏,致于蕃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