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族同一垢,齐州集微尘。
高灵不来下,厌此浊恶薰。
从来筑坛处,往往清无邻。
腥膻远人迹,庶或来仙真。
兹坛峙幽绝,尚有古制存。
龟图布八隅,彷佛数兑坤。
黄冠道中寒,寓址今祇园。
游人蹑其上,未觉大象尊。
空令恨聃史,不使群聋奔。
盖公虽未见,岂乏栾与垣。
万族同一垢,齐州集微尘。
高灵不来下,厌此浊恶薰。
从来筑坛处,往往清无邻。
腥膻远人迹,庶或来仙真。
兹坛峙幽绝,尚有古制存。
龟图布八隅,彷佛数兑坤。
黄冠道中寒,寓址今祇园。
游人蹑其上,未觉大象尊。
空令恨聃史,不使群聋奔。
盖公虽未见,岂乏栾与垣。
这首诗描绘了九斗坛的环境与氛围,充满了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深刻思考。诗人以“万族同一垢,齐州集微尘”开篇,将世间万物归于同一本质,暗示着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朴素性。接着,“高灵不来下,厌此浊恶薰”,表达了对世俗污浊的反感,以及对清静之境的向往。
“从来筑坛处,往往清无邻”,指出九斗坛自古以来便远离尘嚣,是清静之地。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九斗坛的地理特征,“腥膻远人迹,庶或来仙真”,强调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或许能吸引仙人的降临。接着,“兹坛峙幽绝,尚有古制存”,点明九斗坛不仅环境清幽,还保留着古老的建筑和文化痕迹。
“龟图布八隅,彷佛数兑坤”,通过龟图的象征,暗示九斗坛蕴含着宇宙的奥秘和平衡。最后,“黄冠道中寒,寓址今祇园”,提到道士们在此修行,尽管环境艰苦,但心灵得到了净化。诗人感慨于未能亲眼见到这样的人物,但相信他们的存在为九斗坛增添了神秘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九斗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清静之境以及道家哲学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何年凿源开混茫,桃花两岸吹红香。
烟消远浦生微阳,渔舟误行溪水长。
溪回岸转山隙光,疑有绛阙仙人房。
居民争出罗酒浆,花间笑语音琅琅。
抱琴释子眉发苍,响泉韵磬鸣长廊。
能谈往事悲孟尝,昔时台沼今耕桑。
又如勇士赴敌场,坐令游子思故乡。
清猿抱木号鸿荒,孤吟划见丹凤翔。
曲终待月西南厢,重调十指初不忙。
如见古画秦衣裳,春天百鸟争颉颃。
桃源归来今已忘,弹到落花空断肠。
畏爱盾衰日,清和夷惠风。
仁何如管仲,恩罔极王通。
王必三微谨,天为一大公。
五行应过眼,万字佛头胸。
治国运掌上,经书满腹中。
凭栏心尚壮,引镜鬓俄翁。
锡屈天生德,教咸黄览忠。
齐夷靡瞻骋,内外诅万讧。
一酌泉流浊,四知囊匮丰。
咏觞聊畅叙,羹水辨和同。
不当陈三价,难逃黄九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