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极通天地,阴阳辨鲁齐。
连峰渤海外,流畎穆陵西。
树据金舆路,云深玉检泥。
山川供效佞,千载一凄迷。
峻极通天地,阴阳辨鲁齐。
连峰渤海外,流畎穆陵西。
树据金舆路,云深玉检泥。
山川供效佞,千载一凄迷。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望岱》。诗中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以及其在天地间的地位与影响。首句“峻极通天地”直接点明了泰山的高耸入云,连接天地的气势。接着,“阴阳辨鲁齐”则以泰山为界,象征着自然界的阴阳分明,同时也暗含了地理上的分野。
“连峰渤海外,流畎穆陵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泰山周围群峰相连,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同时又以“渤海外”和“穆陵西”两个方位词,展现了泰山在地理上的广阔覆盖范围。
“树据金舆路,云深玉检泥”则是对泰山之巅的想象,金舆路象征着帝王巡游的神圣之路,而云深玉检泥则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神秘氛围,体现了人们对泰山的敬畏之情。
最后,“山川供效佞,千载一凄迷”表达了山川的自然之美与历史的沧桑感,千载以来,泰山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如今却只能让人感到一丝凄迷,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神秘,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山水诗。
素王有贤孙,达尊在德齿。
爵膺天子命,绾绶宰百里。
南康控湖江,属县望星子。
江右号嚣哗,斯地独醇美。
帝眷礼义俗,择令烦为理。
惟君当厥任,君志亦愿喜。
扬帆溯洪涛,巨舰千图史。
牛刀新发硎,割鸡聊用此。
抚字定多暇,弦歌自今始。
廉车察殿最,衡鉴在止水。
会采襦裤谣,移书上风纪。
凉飙应秋气,草木敛华英。
客游总念归,子有千里行。
匆匆俦侣催,悄悄离思盈。
丈夫怀志气,孰不恋荣名。
华荐起当路,使者促前征。
追饯东门道,把酒哀弦鸣。
萧条野驿暮,泛艳江波清。
密谋植帷幄,慰彼苍生情。
古来盛名士,多是起钓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