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祠几树垂枯枣,黄泥落尽朱旗纛。
花桐漆粉缀须眉,犹是登坛人未老。
半生作计在鱼边,才得河堤老妇怜。
谁知一卷长竿去,唾取真王只五年。
暗中朱碧知谁是,浊水浑鱼每相似。
当时密语向陈豨,更谁传向他人耳。
丈夫勋业何足有,为虏为王如反手。
提取山河与别人,到头一镬悲烹狗。
荒祠几树垂枯枣,黄泥落尽朱旗纛。
花桐漆粉缀须眉,犹是登坛人未老。
半生作计在鱼边,才得河堤老妇怜。
谁知一卷长竿去,唾取真王只五年。
暗中朱碧知谁是,浊水浑鱼每相似。
当时密语向陈豨,更谁传向他人耳。
丈夫勋业何足有,为虏为王如反手。
提取山河与别人,到头一镬悲烹狗。
这首明代诗人徐渭的《淮阴侯祠》描绘了一座荒废的祠堂,仅存几株枯枣树和剥落的朱色旗帜。祠堂似乎曾供奉着淮阴侯(韩信)的形象,虽然花桐木的装饰已显斑驳,但似乎还能看出他年轻时的威严。诗人感慨淮阴侯一生以钓鱼为计,最终却因功高震主被赐死,他的命运如同翻手为云覆手雨,轻易地从英雄变为阶下囚。
"半生作计在鱼边"暗示了韩信曾以钓鱼隐忍,等待时机;"才得河堤老妇怜"则揭示了他的结局凄凉,连一个老妇都对他表示同情。"谁知一卷长竿去,唾取真王只五年"直接点出他的悲剧,五年之间从封王到被贬为奴,令人唏嘘。
接下来的诗句"暗中朱碧知谁是,浊水浑鱼每相似"寓言般地表达了权力斗争中的尔虞我诈,暗示了淮阴侯的悲剧并非偶然,而是复杂的政治斗争所致。"当时密语向陈豨,更谁传向他人耳"暗示了他与陈豨的密谋可能并未保密,最终导致了他的灭亡。
最后两句"丈夫勋业何足有,为虏为王如反手。提取山河与别人,到头一镬悲烹狗"直抒胸臆,表达出对淮阴侯功业无常、身不由己命运的哀叹,以及对统治者无情剥夺他人功绩的讽刺,以"烹狗"的残酷比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权势者的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