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高卧心,而为贫所迫。
挽我赴尘贱,动与幽趣隔。
硗田能几何,旱穗正容摘。
岂便得收敛,半属租种客。
分争既不贤,烈日仍暴炙。
劳生可羞叹,皆为糠籺窄。
使得二顷肥,凶年不相厄。
岂复论锱铢,驱驰在阡陌。
自当杜衡门,清坐对书册。
馀粟酿醇醪,笑似双鬓白。
我怀高卧心,而为贫所迫。
挽我赴尘贱,动与幽趣隔。
硗田能几何,旱穗正容摘。
岂便得收敛,半属租种客。
分争既不贤,烈日仍暴炙。
劳生可羞叹,皆为糠籺窄。
使得二顷肥,凶年不相厄。
岂复论锱铢,驱驰在阡陌。
自当杜衡门,清坐对书册。
馀粟酿醇醪,笑似双鬓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临刈旱苗》,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诗人自述因贫穷被迫投身尘世劳作,与原本的高雅情趣渐行渐远。他感叹田地贫瘠,收成微薄,大部分收成都被租客拿走,生活艰辛。诗人希望能有肥沃的土地,即使遇到饥荒也能自给自足,不再受人剥削。他不愿再为琐事奔波,而是希望能闭门读书,享受清静的生活,用剩余的粮食酿制美酒,以此自娱,笑对人生的沧桑。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贫困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知识和清闲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