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牡丹图,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细腻观察。"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两句表明诗人因爱恋那盛开的红色牡丹花,而在台阶上布满其图样,希望能够传承这种美好到未来。这里的"将来"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持久存在的期待。
接着的"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两句则是对画中牡丹生动场景的描绘。"叶随彩笔参差长"写出了牡丹叶子的婀娜多姿,与用彩色笔触勾勒出的形态相得益彰;"花逐轻风次第开"则捕捉了在微风中逐渐开放的牡丹花朵,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画中生灵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描写。牡丹周围偶尔停驻的蝴蝶,与花轻轻摇曳却不畏惧落下的莓苔,都展示出一种生态平衡之美。
最后两句"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则是一种艺术夸张和想象力的展现。诗人将牡丹的根部比喻为仙桂,将其神圣化,进而设想这可能是月宫中姮娥所种。这种想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图画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艺术造诣,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永恒存在的渴望。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客里无人共一杯,故园桃李为谁开。
春潮不管天涯恨,更捲西兴暮雨来。
万物各有役,无心独浮云。
遂令幽居客,日与山云亲。
植桂比芳操,佩兰思洁身。
何必濯于水,本无缨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