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枝》
《柳枝》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词  词牌: 杨柳枝   押[侵]韵

墙宇周回院落深,日光风色净阴阴。

柔条一似孙荆玉,帖地反腰衔宝簪。

(0)
翻译
围绕着墙壁的庭院深深,阳光和风色都显得宁静而幽暗。
柔软的柳枝如同孙荆的美玉,紧贴地面弯曲着,仿佛戴着珍贵的发簪。
注释
墙宇:指建筑物四周的墙壁。
周回:环绕。
院落:庭院。
深:深远、幽深。
日光:阳光。
风色:风的色彩或感觉。
净阴阴:宁静而略带阴暗。
柔条:柔软的柳枝。
孙荆玉:比喻柳枝的质地如美玉般细腻。
帖地:紧贴地面。
反腰:弯曲成弧形。
衔:含着、带着。
宝簪:珍贵的发簪,比喻柳枝的优美形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庭院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植物形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墙宇周回院落深”,设定了一种深邃而封闭的空间氛围,这个院落被高墙所包围,显得既安全又神秘。这里的“深”字,不仅形容了空间的宽广,更暗示了一种隐逸、宁静的生活状态。

“日光风色净阴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落,带来温暖而不烈,微风轻拂过,使得空气清新而又略带凉意。这一切共同营造出一种淡雅、宁静的景象。

“柔条一似孙荆玉”,诗人通过将柳枝比作古代美女孙荆玉的手臂,形容其细腻、柔和。这里的“孙荆玉”既是对美丽的借喻,也增添了一丝历史文化的韵味。

“帖地反腰衔宝簪”,则描写了柳枝贴近大地,一弯又一弯,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这里的“宝簪”可能指的是用来装饰或固定柳枝的饰物,也可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心灵状态的投射。在这种环境中,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心灵宁静。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题木兰院二首·其二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0)

田园乐七首·其一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0)

雪霁

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

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0)

敦煌廿咏·其六阳关戍咏

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

平沙迷旧路,眢井引前程。

马色无人问,晨鸡吏不听。

遥瞻废关下,昼夜复谁扃?

(0)

将出宜丰寺留题山房

池上莲荷不自开,山中流水偶然来。

若言聚散定由我,未是回时那得回。

(0)

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