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木兰院二首·其二》
《题木兰院二首·其二》全文
唐 / 王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0)
注释
上堂:指进入佛堂诵经、听讲。
已了:已经结束,完成。
各西东:各自向西或向东离去,比喻分散。
阇黎:对僧侣的尊称。
饭后钟:佛教寺庙中,饭后敲钟,示意僧众结束用餐,开始修行或休息。
尘扑面:比喻世俗事务繁忙,生活劳碌。
碧纱笼:这里象征宁静、超脱的环境。
翻译
在佛堂上参禅完毕,大家各自东西离散,惭愧的是听到僧人敲响的饭后钟声。
这三十年来风尘仆仆,直到现在才得以被碧纱笼罩,享受宁静。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播的《题木兰院二首(其二)》。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十分丰富,我们可以从中窥见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这里,“上堂”指的是参加朝会的地点,可能是某个官署或殿堂。“已了”意味着事情已经完成或结束。而“各西东”则暗示了朝廷中的繁琐事务和无谓的忙碌。接着,“惭愧阇黎饭后钟”表达了一种悔恨的情绪,诗人似乎对自己过去的某些行为感到羞愧,这里的“阇黎”是佛教术语,指的是没有悟到真理的人。而“饭后钟”则可能象征着日常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和思考的时光。整句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不满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这两句话则更深层次地展现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精神追求。“三十年来尘扑面”意味着长时间以来,诗人一直被世俗的尘埃所蒙蔽,未能摆脱。“如今始得碧纱笼”则表达了一种终于找到了心灵归宿之感。这里的“碧纱笼”象征着清净和宁静的生活状态,或许是指某种精神上的避风港。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诗人从尘世的迷茫走向心灵解脱的过程。它不仅描绘了一段个人历史,而且也反映出一种普遍的人生追求:在喧嚣中寻找宁静,在迷失中找到自我。

作者介绍
王播

王播
朝代:唐

王播(759~830)字明敭(同“扬”),太原(今太原)人。贞元(786~805年)中擢进士,举贤良方正异等。长庆初历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和初拜左仆射,封太原郡公。卒,谥曰敬。工书,尝书唐凤翔尹李晟为国修寺碑。《唐书本传》、《墨池编》、《佩文斋书画谱》
猜你喜欢

强氏园亭二首·其一

绿涨柳塘漫,红翻花径深。

意行留胜践,孤闷破芳斟。

倦马縻空枥,惊乌泊晚林。

潭潭万人海,理策又归寻。

(0)

何利见新居四咏·其三偃寂轩

玉辂亲巡万里沙,金鞭断折五侯家。

胡尘阗空箭满眼,天地黤惨推龙蛇。

何郎筑室山间曲,桃花流水空藏遮。

一榻清风驾两腋,尚嫌蚁斗静中哗。

(0)

少保张公挽词三首·其一

帝阃谋元师,斋坛属老儒。

黄麻孚大号,皂纛拥前驱。

便合联黄衮,犹应冠紫区。

炎炎白昼日,奄忽下桑榆。

(0)

枫桥璨书记出示近赋长句为诗答之

白氎青鞋竹杖随,伏犀插脑看魁奇。

水如说法翻千偈,山似哦诗蹙两眉。

率尔扣门依佛宝,欣然命驾有心期。

匆匆班草河桥上,几日重临慰所思。

(0)

寄题虞阳山周氏隐居五咏·其五五秀堂

一干中柴立,交柯拥四垂。

定知三世种,已长五孙枝。

端是神明力,非关雨露私。

踌躇三匝绕,为赋角弓诗。

(0)

次韵王次之龙图六绝·其三

青梅著子欲生仁,始见新红触眼新。

李径桃蹊俱扫地,一枝独自古时春。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