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古沙赠汪氏》
《题古沙赠汪氏》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自得沧洲趣,应知投隐心。

鸥群朝复暮,鸿迹古还今。

聚散因风易,盈虚损日深。

仙源隔水见,迷路倚花寻。

观化同河上,忘机类汉阴。

从来谢尘垢,惟是托渊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和隐喻,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世俗尘垢的逃避。诗中以鸥群、鸿迹、风、日、水、花等自然元素为载体,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聚散,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首联“自得沧洲趣,应知投隐心”直接点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与向往,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接下来的“鸥群朝复暮,鸿迹古还今”两句,通过描绘鸥鸟和鸿雁的日常活动,象征着自然界中的生命循环与永恒,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聚散因风易,盈虚损日深”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无常,无论是聚还是散,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而这种变化往往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事物在不断积累与消减中展现出不同的面貌。诗人在这里借自然现象抒发了对人生变化的深刻理解。

“仙源隔水见,迷路倚花寻”则运用了仙源与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寻与探索,同时“迷路”一词也暗示了在寻找理想生活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与迷茫。

最后,“观化同河上,忘机类汉阴”将诗人的心境与古代先贤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希望像他们一样,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远离世俗的纷扰与机巧。

“从来谢尘垢,惟是托渊沈”则是全诗的总结,强调了诗人对于尘世的厌倦与逃避,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坚定追求,希望通过融入自然,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吴下竹枝歌·其二

家住越来溪上头,胭脂塘里木兰舟。

木兰风起飞花急,只逐越来溪上流。

(0)

冶春口号·其一

今年腊底无残雪,却是年前十日春。

骑马行春桥上路,密梅花发便撩人。

(0)

三阁词·其二

璧月几时缺,玉枝几时枯。

阁中连理伴,夜笑素娥孤。

(0)

满江红

道本无言,要学者、潜通默识。

若万虑俱捐,虚灵湛寂。

动处调停水中火,定中究竟波罗密。

问玄关、一窍在何宫,中间觅。不是心,不是物。

不是仙,不是佛。只这些端的,鲜人知得。

迷者到头空苦志,悟来不费些儿力。

看无中、生有产灵胎,阳神出。

(0)

沁园春

道本虚无,虚无生一,一二成三。

更三生万物,物皆虚化,形形相授,物物交参。

体体元虚,头头本一,未许常人取次谈。

虚无妙,具形各相貌,虚里包含。虚中密意深探。

致虚极、工夫问老聃。

那虚寂湛然,无中究竟,虚无兼达,勘破瞿昙。

象帝之先,威音那畔,清净虚无孰有儋。

诸玄眷,以虚无会道,稽首和南。

(0)

酹江月.王怀州寿日丁酉年

堂堂玉立,看坐间挥麈,风生谈席。

相对竹林三四友,气压兰亭豪逸。

招隐诗中,登楼赋内,此恨无人识。

缺壶歌后,佩刀还向谁得。

何用三窟谋身,醉乡一笑,与元规尘隔。

好在辋川堪画处,写出高人椽笔。

云外舄凫,月边笙鹤,邂逅骑鲸白。

蟠桃会上,不为王母生客。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