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毁今来五十强,森森梧梓与山长。
慈亲大事如襄毕,只好留身礼法王。
不毁今来五十强,森森梧梓与山长。
慈亲大事如襄毕,只好留身礼法王。
这首诗《灯下吟四首(其二)》由明代诗人杨起元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首句“不毁今来五十强”,意为在逝者生前的五十年里,未曾有任何破坏或遗憾,强调了对逝者生前生活的尊重和怀念。接着,“森森梧梓与山长”描绘了梧桐和梓树在山中生长茂盛的景象,象征着逝者如同这些树木一样,虽已离去,但其影响和精神永存于世间,与自然界的壮丽相映成趣。
“慈亲大事如襄毕”一句,点明了诗人对逝去母亲的悼念,将母亲的离世比作完成了一件大事,既表达了对母亲去世的哀痛,也蕴含了对母亲一生贡献的认可和感激。最后,“只好留身礼法王”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终局时的态度,即在遵循礼法的同时,以平和的心态接受生命的自然规律,体现了对生死的豁达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亲情的深切缅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逝者的深深敬仰。
高堂忆昨燕春风,双老怡愉桂棹东。
蓝袖归时饶榜绿,橘香怀处少萱红。
悲缠忍见舟藏壑,德感还知月在空。
有子天教优好善,五花不日贲泉宫。
先生抱道隐墙东,心迹兼忘出处通。
圯下每惭知孺子,床前曾忆拜庞公。
已将目击存微妙,直把神交寄始终。
此日离违限南北,萧萧班马正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