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莺一两啭,嫩叶数重围。
喜子寻窗织,宜男傍砌菲。
宁辞挑锦字,暂下流黄机。
眉黛看重拂,边书昨夜归。
初莺一两啭,嫩叶数重围。
喜子寻窗织,宜男傍砌菲。
宁辞挑锦字,暂下流黄机。
眉黛看重拂,边书昨夜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闺阁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的闲适与情感。开篇“初莺一两啭,嫩叶数重围”,以莺鸟的啼鸣和新叶的环绕,营造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暗示着季节更迭带来的生机与希望。接着,“喜子寻窗织,宜男傍砌菲”两句,将镜头聚焦于女子的日常活动——织布与赏花,通过“喜子”和“宜男”的细节,不仅体现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暗含了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宁辞挑锦字,暂下流黄机”则进一步展示了女子的勤劳与专注,她不辞辛劳地挑拣丝线,编织精美的图案,暂时放下织机,或许是为了休息或是处理其他事务。这种对细节的刻画,让读者仿佛能听到织机的轻响,感受到女子心灵手巧的技艺。
最后,“眉黛看重拂,边书昨夜归”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女子精心打扮,似乎在等待某人的归来,这既是对爱情的期待,也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其中,“边书”二字,既可能指边疆的来信,也可能象征着远方的爱人,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复杂的心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既忙碌又充满期待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情感的细腻感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淮南富登临,兹塔信奇最。
直上造云族,凭虚纳天籁。
迥然碧海西,独立飞鸟外。
始知高兴尽,适与赏心会。
连山黯吴门,乔木吞楚塞。
城池满窗下,物象归掌内。
远思驻江帆,暮时结春霭。
轩车疑蠢动,造化资大块。
何必了无身,然后知所退。
牛头见鹤林,梯迳绕幽深。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
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自缘迟暮忆沧洲,翻爱南河浊水流。
初过重阳惜残菊,行看旧浦识群鸥。
朝霞映日同归处,暝柳摇风欲别秋。
长恨相逢即分首,含情掩泪独回头。
海雨洗尘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曜迷鲸目,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
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
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渡西江水。
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
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