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舲挝鼓发江干,变徵声高七月寒。
夜竹可能知大汉,日边何处是长安。
杯因惜别兼贤圣,策为忧时杂管韩。
燕石自惭仍跃冶,归来休笑旧儒冠。
扬舲挝鼓发江干,变徵声高七月寒。
夜竹可能知大汉,日边何处是长安。
杯因惜别兼贤圣,策为忧时杂管韩。
燕石自惭仍跃冶,归来休笑旧儒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邦彦所作的《舟发珠江承诸子携酒饯送用前韵赋别》。诗中以乘船出发为背景,描绘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反思。
首句“扬舲挝鼓发江干”,生动地展现了船只启航的情景,通过“扬舲”(扬帆)和“挝鼓”(击鼓)的动作,营造出一种壮阔的氛围。接着,“变徵声高七月寒”一句,运用音乐术语“变徵”来比喻离别的哀伤情绪,同时以“七月寒”渲染出秋意渐浓、离愁别绪的氛围。
“夜竹可能知大汉,日边何处是长安”两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理想追求的渴望。“夜竹”可能指的是夜晚的竹林,象征着静谧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大汉”和“长安”则分别代表了广阔的天地和心中的理想之地,暗示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杯因惜别兼贤圣,策为忧时杂管韩”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感。诗人将离别之情与对贤者的敬仰、对时局的忧虑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里的“管韩”可能是指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其思想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对于治理国家、应对时局变化的思考。
最后,“燕石自惭仍跃冶,归来休笑旧儒冠”两句,以燕石自谦、跃冶求炼、归来的儒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身份的反思和对未来转变的期待。燕石虽小,但仍有跃冶求炼之心,寓意着即使身处平凡,也应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时,诗人也期待着归来之时,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不再因过去的身份而受到嘲笑。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江南四月梅子黄,衣袖已试荷风香。
出门有客欲万里,使我忆得西山苍。
西山何处云半发,夜深斗极回寒芒。
磴泉自红涧自碧,楼倚白雪歌沧浪。
容斋遂慵两相好,剑气耿耿龙腾骧。
我曾握手极千古,逢之满腹生琳琅。
晓天一笑江水长,燕鸣岸雨催牙樯。
中条郁苍苍,首尾固雄大。
连山一卧虎,矫首尽两戒。
东南万峪门,荦确入幽阨。
空青上绝壁,巀嶪两崖对。
南山开画屏,高下蔚万桧。
扶藜到山门,黄衣六七辈。
寺残薄水赏,一水良可爱。
寻源入云萝,不惜阮屐败。
掬饮清臆尘,坐睨巨石怪。
山空响佩环,林迥腾怒獬。
行听溪声回,周览询胜概。
当年爽心亭,万竹争映带。
碧鲜照清泚,襟袂濯沆瀣。
人境两渺茫,佳句尽誇迈。
开轩邀客饭,放目欣一快。
盘餐固疏粝,泉洌几肉嘬。
少焉林风振,万壑一气噫。
前林疑虎啸,作勇助吾惫。
笔落还自惊,一扫众峰叆。
山僧喜醉颠,海会得珠贝。
兴来本无心,游藏诧佛界。
夕阳送归鞍,依约虎溪外。
风烟作破墨,塔庙失所在。
钟美厌摹写,閟伏化机蔼。
盘空乏硬语,技痒若无赖。
马首诗遽成,一笑豁吾隘。
《游万固寺》【元·王恽】中条郁苍苍,首尾固雄大。连山一卧虎,矫首尽两戒。东南万峪门,荦确入幽阨。空青上绝壁,巀嶪两崖对。南山开画屏,高下蔚万桧。扶藜到山门,黄衣六七辈。寺残薄水赏,一水良可爱。寻源入云萝,不惜阮屐败。掬饮清臆尘,坐睨巨石怪。山空响佩环,林迥腾怒獬。行听溪声回,周览询胜概。当年爽心亭,万竹争映带。碧鲜照清泚,襟袂濯沆瀣。人境两渺茫,佳句尽誇迈。开轩邀客饭,放目欣一快。盘餐固疏粝,泉洌几肉嘬。少焉林风振,万壑一气噫。前林疑虎啸,作勇助吾惫。笔落还自惊,一扫众峰叆。山僧喜醉颠,海会得珠贝。兴来本无心,游藏诧佛界。夕阳送归鞍,依约虎溪外。风烟作破墨,塔庙失所在。钟美厌摹写,閟伏化机蔼。盘空乏硬语,技痒若无赖。马首诗遽成,一笑豁吾隘。
https://shici.929r.com/shici/8ulvLcq.html
招提控城闉,飞阁峙千尺。
白日转棼楣,朱霞覆檐隙。
升高览万象,目眩潜动魄。
天惊泱漭悬,地觉虚无辟。
阁中两金象,奇姿斲山石。
当年浮巨海,波泛来中国。
未闻积水厚,能负万钧力。
瞽俗昧玄津,至人示灵迹。
区区拯世心,于道讵无益。
危坐睨隋唐,浩劫一朝夕。
槛前飞鸟逝,户外流水疾。
九衢冠盖场,浮埃浩如积。
车马何时閒,丹梯展良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