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取空言诮,高文久若菅。
谁知千里翮,原向伏时娴。
真赏难虚弋,吾躬转惧难。
石潭清在户,未忍照衰颜。
动取空言诮,高文久若菅。
谁知千里翮,原向伏时娴。
真赏难虚弋,吾躬转惧难。
石潭清在户,未忍照衰颜。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喜魏源王柏心李杭诸君成进士寄之以诗五章》中的第三章。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魏源、王柏心、李杭等人考中进士的喜悦之情,并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知识与才华的珍视以及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首句“动取空言诮”暗示了社会上对空谈的批评,引出下文对真正才华与品德的赞赏。接着,“高文久若菅”运用了菅草的比喻,菅草坚韧而低调,暗喻那些不张扬但才华横溢的人。接下来,“谁知千里翮,原向伏时娴”以千里之羽翼比喻人才,即使在默默无闻之时,也应保持娴熟的技艺与修养,等待时机展翅高飞。
“真赏难虚弋”表达了对真正才华的欣赏不易,需要慧眼识珠。“吾躬转惧难”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否正确识别和珍惜人才的自我反思。最后,“石潭清在户,未忍照衰颜”以清澈的石潭比喻内心的纯净与追求,诗人不愿让外界的评价影响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成就的喜悦表达,反映了对知识、才华与品德的重视,以及对个人修养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散尽千金,学曼倩、善藏其术。
还更向、罗浮碧海,凤芝龙术。
槛外露滋金洞草,崖边云护仙舟栗。
采石坛、花满不知春,羲农日。服上药,调浮漆。
星佩冷,虹霓匹。只未忘绮语,更怀铅笔。
但令毛生名纸贵,不妨潘簟生尘密。
数床头、昨夜卖文钱,飘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