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烟波接杳冥,双峰如阙控重溟。
草藏宋血还馀碧,浪洗胡尘尚带腥。
鱼腹有灵迎玉玺,龙髯无地树冬青。
中原极目今戎马,凭吊先朝一涕零。
万顷烟波接杳冥,双峰如阙控重溟。
草藏宋血还馀碧,浪洗胡尘尚带腥。
鱼腹有灵迎玉玺,龙髯无地树冬青。
中原极目今戎马,凭吊先朝一涕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邦彦所作的《厓门吊古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厓门(即崖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充满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首句“万顷烟波接杳冥”,以广阔的烟波与深远的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神秘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接着,“双峰如阙控重溟”一句,将两座山峰比作控制着深海的大门,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雄伟与险峻。
“草藏宋血还馀碧,浪洗胡尘尚带腥”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暗喻历史的痕迹。绿色的草地上仿佛还残留着宋朝将士的鲜血,而被海水冲刷过的浪花中似乎还带着异族的腥味,表达了对历史战争的沉痛回忆。
“鱼腹有灵迎玉玺,龙髯无地树冬青”则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鱼腹比作迎接玉玺的场所,象征着历史的传承;龙髯无处生长的冬青,则暗示了英雄气概的消逝,以及历史的变迁。
最后,“中原极目今戎马,凭吊先朝一涕零”表达了诗人站在厓门之上,遥望中原大地,心中涌起对过去王朝的怀念之情,不禁流下泪水。这一句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