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世胄都指挥使崔公汝明像》
《题世胄都指挥使崔公汝明像》全文
清 / 李因笃   形式: 古风

高皇养士三百秋,卫帅食恩等通侯。

铭钟书帛列上第,金樽玉案罗群羞。

一朝河上度欃氛,虎啸崤函不忍闻。

赤帜无色鼓声死,婴城惟有崔将军。

将军开国世家子,轻裘缓带谈经史。

吹篪时过大司农,北斗西豪俱在此。

昭阳之冬月无阳,野斗豺虎色玄黄。

决眦不知有锋刃,疾呼白日生冰霜。

臣矢已穷力战久,侧身誓天不相负。

已拚先溅侍中血,宁料如生元帅首。

纷纷侍卫尽同朝,今何蕤萎昔何骄!

朝行出攻暮不返,岁寒松柏乃后凋。

后来传疑未传信,壶祠蠋墓无人问。

长留遗像天地间,勇者成仁懦者奋。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因笃的《题世胄都指挥使崔公汝明像》是一首赞颂崔公崔汝明英勇事迹的诗。首句“高皇养士三百秋”追溯了崔氏家族的渊源,暗示其家世显赫。接着,“卫帅食恩等通侯”描绘了崔公在朝廷中的地位,与一般将领相比,他受到的恩宠如同通侯。

“铭钟书帛列上第,金樽玉案罗群羞”通过描绘崔公宴饮的奢华场面,展现了他的荣耀。然而,诗的重心转向了崔公在危急时刻的英勇:“一朝河上度欃氛,虎啸崤函不忍闻”,形象地描述了战事的紧张和崔公的果断。

“赤帜无色鼓声死,婴城惟有崔将军”直接赞美崔公在战斗中的坚毅和牺牲精神。接下来,诗人通过“世家子”、“谈经史”等细节,刻画了崔公的文武兼备。在生死关头,他“吹篪时过大司农,北斗西豪俱在此”,显示出他的领袖气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昭阳之冬月无阳”、“决眦不知有锋刃”等生动场景,描绘崔公在极端困境下的英勇决绝。他誓死抵抗,即使“臣矢已穷力战久”,也绝不退缩。最后,诗人感叹崔公的壮烈牺牲,以及他的部下如今的落寞,对比鲜明。

整首诗以崔公的形象为线索,展现了他从世家子弟到英勇将领的转变,以及他在危难之际的忠诚与勇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对忠勇精神的崇高颂扬。

作者介绍
李因笃

李因笃
朝代:清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猜你喜欢

西陵小诗二绝句·其二

柳枝袅袅垂春桨,人影娟娟倚画楼。

怪底别来消息远,只如江水向西流。

(0)

交芦馆

苍苍中若有人伊,偶值凭窗亦玩之。

春去秋来一何似,此芦才倒彼芦支。

(0)

黄公望山居听松图

谡谡寒涛入耳清,考槃终日足怡情。

自知差胜陶弘景,未冒山中宰相名。

(0)

赋得慎修思永

迪德初申旨,修身继进详。

举端惟致谨,挈要在谋长。

言行慎防失,弼谟允叶臧。

诸亲既和睦,百姓以平章。

嘉矣皋陈善,懿哉禹拜昌。

高山景仰止,勿逮愿云蘉。

(0)

旧邳州

艾阳迁建圣恩留,患自羊山初改流。

一片白波浮故垒,土人犹道旧邳州。

(0)

游金山寺再叠苏轼韵

册府常披舆地图,西极江源东竟海。

中流银发能许长,氐父乃如黍米在。

获金名易裴头陀,祗园高下临澄波。

自兹胜迹擅吴下,骚人禅客游恒多。

南国重来命巡楫,风恬浪静韶春日。

佳境毕景不能穷,琳宫梵宇层楼赤。

石?万劫埋仙魄,髯翁吟际髯应黑。

今来古往炽然明,不迁者存底用惊。

福地只宜泯六识,山色江声定何物。

印公留带可镇山,当时公案足警顽。

苏公不言言未已,试看衮衮东流水。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