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商时序飞来,西风渐觉关河小。
长天雁过,深林落木,玉天秋渺。
栈道排云,军书如雪,梦随能道。
叹年年万里,他乡瘦马,征袍冷,刀环啸。
如水幽情夜悄。趁无人、霜砧自捣。
银塘月漫,罗衣风袭,盈盈倦了。
锦字谁凭,韶华难再,何时归早。
看无双颜色,明朝菱镜,定催人老。
素商时序飞来,西风渐觉关河小。
长天雁过,深林落木,玉天秋渺。
栈道排云,军书如雪,梦随能道。
叹年年万里,他乡瘦马,征袍冷,刀环啸。
如水幽情夜悄。趁无人、霜砧自捣。
银塘月漫,罗衣风袭,盈盈倦了。
锦字谁凭,韶华难再,何时归早。
看无双颜色,明朝菱镜,定催人老。
这首《水龙吟·寒砧》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情的画面。开篇“素商时序飞来,西风渐觉关河小”,以“素商”点明秋季,西风起,关河显得更为辽阔,营造出一种苍茫的意境。接下来,“长天雁过,深林落木,玉天秋渺”,通过雁阵南迁、落叶满林、天空高远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辽阔。
“栈道排云,军书如雪,梦随能道”,描述了边关将士的生活,栈道蜿蜒于云间,军书堆积如雪,梦中或许能见到家乡的影子,但现实却是远离故土的艰苦生活。接着,“叹年年万里,他乡瘦马,征袍冷,刀环啸”,感叹年复一年,行走在万里的边疆,马儿瘦弱,征衣寒冷,刀环发出啸声,充满了孤独和无奈。
“如水幽情夜悄,趁无人、霜砧自捣”,夜晚的寂静中,只有霜砧的声音回响,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幽静的情感。接下来,“银塘月漫,罗衣风袭,盈盈倦了”,月光洒在银色的池塘上,微风吹拂着轻罗衣裳,女子的疲惫与哀愁溢于言表。
最后,“锦字谁凭,韶华难再,何时归早”,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期待早日归家。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边关将士及思妇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欲别执君手,君行忆侬否。
日暮愁翻飞,江头立搔首。
山回人不见,风帆出高柳。
明明尧舜朝,此别岂应有。
愿子竭忠赤,益酬主恩厚。
往事何足论,逢人须闭口。
葳蕤菊与兰,岁晏还相守。
无令秋霜至,摧没随藜莠。
日中楼,楼里日。
侧轮晃朗碍楼低,疏绮玲珑日出入。
日在天,自上下,楼倚山云作高架。
朝朝暮暮送且迎,寸影真逾连璧价。
此意何所自,有亲白发长居此。
神仙好楼亲似仙,斑衣不用金与紫。
日出问授衣,日入还侍侧。
未信人生一过客,双瞳炯炯漆似黑,日中犹辨丝五色。
亲年老逼少,子心忧逐喜。
去日不可回,来日未可拟。
层楼尚见元宋遗,人过百龄今可几。
人子心,未可识。
安得天上人,偷与长生籍,更注亲年应南极。
楼中有日即有亲,仰歌长笑楚天碧。
忆昔与君别,悠忽今十年。
不能见颜色,徒存秋夕篇。
展玩泪沾臆,相思隔万川。
男儿奋迅虽有时,叹息君才诚绝弦。
竖儒仅能诵章句,腾踏青云凌钜贤。
珍味安能通俗口,广陵之散谁可传。
罕山金可卿,三原马溪田。
徒使高名贯星斗,科场不售惟我怜。
昔也令人羡三凤,今我孤骞情惘然。
相如既有凌云赋,讵待吹嘘方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