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风劲柔条,游子返故乡。
兄嫂糁藜羹,慈母缝衣裳。
离觥载恓恻,平旦天一方。
来忘楚塞远,去觉闽山长。
终风劲柔条,游子返故乡。
兄嫂糁藜羹,慈母缝衣裳。
离觥载恓恻,平旦天一方。
来忘楚塞远,去觉闽山长。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返乡的情景,充满了家庭的温馨与亲情的温暖。首句“终风劲柔条”以自然景象起兴,暗示时光的流逝和变化,为后文游子归家的情节铺垫。接着,“游子返故乡”直接点明主题,游子历经风霜,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
“兄嫂糁藜羹,慈母缝衣裳”两句细腻地刻画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兄嫂可能因为久别重逢而准备了简单的藜羹,而慈母则亲手缝制衣物,这些日常的小事中蕴含着深厚的家庭情感,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和谐。
“离觥载恓恻,平旦天一方”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与相聚时的喜悦。离别时的酒宴充满了离愁别绪,而清晨相见时,却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他们两人,凸显了重逢的珍贵与幸福。
最后,“来忘楚塞远,去觉闽山长”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对家乡的深情。无论是从遥远的楚塞归来,还是离开时感觉闽山变得格外遥远,都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深情地描绘了游子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的亲情之重和乡情之美。
画桥朱阁水东西,柳带花梢耸复低。
欲上扁舟还借问,此中时有晋人迷。
漆雕未能信,阳甫免归居。
理以逍遥得,材由濩落疏。
狭才轻势利,小隐幸林庐。
藿食由来事,茅茨不愿馀。
南檐容曝日,侧径喜携锄。
筋力吾如此,功名世有诸。
忆初干万乘,徒步谒公车。
投射东堂策,归来北阙书。
先鸣烦指日,弱羽愧吹嘘。
云雨非人力,泥涂亦诏除。
江湖轻乘雁,钟鼓陋鶢鶋。
有道翻羞卷,迷津幸遂初。
幽栖谢车马,至乐狎樵渔。
述作称狂简,谁能问起予。
百里昆冈半草莱,画梁危栋一朝开。
清川去水萦回渚,乔木浓阴映绿苔。
子献人琴俱不幸,武侯营垒信奇才。
断鸿牢落情愁绝,闻笛那堪赋七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