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分韵得丝字》
《七夕分韵得丝字》全文
宋 / 姚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柳子中庭乞巧时,始知抱拙不污卑。

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ēnyùn
sòng / yáomiǎn

liǔzhōngtíngqiǎoshíshǐzhībàozhuōbēi

xiànglìngzǎowèichénniè

翻译
在中秋夜的庭院里,柳子正向织女乞求智慧
此刻他才明白,保持质朴不会让自己陷入卑微
注释
乞巧:古代七夕节习俗,女子向织女星乞求纺织技巧。
抱拙:保持朴实无华,不追求机巧。
污卑:陷入卑贱或低微的地位。
愚溪:指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居住的愚溪,寓含清高之意。
缁尘:黑色尘埃,比喻世俗的污垢。
涅素丝:涅槃之火可以净化白丝,比喻经历磨难后心灵的纯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所作的《七夕分韵得丝字》,以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为背景,通过描绘柳子在庭院中乞巧(女子乞求智慧和巧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品格的坚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句“柳子中庭乞巧时”,点明了节日氛围,以“柳子”代指女子,形象地展现了七夕乞巧的传统习俗,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女性身份。次句“始知抱拙不污卑”则是诗人的自我表白,表示她选择保持质朴和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即使身处世俗之中,也能保持高洁情操。

后两句“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假设如果自己早年就像在愚溪(隐居之地)时那样清白,那么即使处在纷扰的尘世,也不会让世俗的污垢改变自己的本色。这里的“缁尘”象征尘世的污秽,“涅素丝”则比喻洁白的丝绸,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坚守初心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七夕乞巧的场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珍视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语言含蓄,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姚勉

姚勉
朝代:宋   字:述之   号:蜚卿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生辰:1216~1262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猜你喜欢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四首·其二

济州城南寒雪飞,济州城北冻成围。

客情自古不称意,世事于今转觉非。

白马少年频唤酒,黑纱老妇泣无衣。

逢邮不寄江南信,却上高楼望雁归。

(0)

金水河春兴二首·其一

神州何处见繁华,尽好当时富贵家。

慷慨唤来黄字酒,丁宁将出紫帘车。

春风袅袅穿杨柳,小雨冥冥度杏花。

沉醉归来不知夜,又传清响按琵琶。

(0)

素梅五十八首·其五十五

马迹山前万树梅,千花万花如雪开。

满载扬州秋露白,玉箫吹过太湖来。

(0)

满庭芳.赠毋希扬

话虚无,中莲出,人得遇希扬。高胜我,事事总辉光。

兀腾腾自在,风动、与道相当。

藏宝,花开后,空里撒真香。傍。

银浪淼,逢烟焰,暑气成霜。青芽金叶,片片清凉。

兆城南岭立,字得、天外铺张。

生忆,怀词曲,须唱满庭芳。

(0)

黄鹤洞中仙.俗喝马卜算子

正被离家远。衰草寒烟染。

水隔孤村两三家,你不牵上他马,独立沙汀岸。

叫得船离岸。举棹波如练。

渔叟停船问行人,你不牵他上马,月照江心晚。

(0)

黄鹤洞中仙.俗卜算子

卜算词中算。卦象分爻彖。

海岛专寻知友来,堪把扶风唤。莫怪频磨难。

只要公明灿。决定坚心没恼愁,永结长生伴。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