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中庭乞巧时,始知抱拙不污卑。
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
柳子中庭乞巧时,始知抱拙不污卑。
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所作的《七夕分韵得丝字》,以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为背景,通过描绘柳子在庭院中乞巧(女子乞求智慧和巧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品格的坚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句“柳子中庭乞巧时”,点明了节日氛围,以“柳子”代指女子,形象地展现了七夕乞巧的传统习俗,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女性身份。次句“始知抱拙不污卑”则是诗人的自我表白,表示她选择保持质朴和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即使身处世俗之中,也能保持高洁情操。
后两句“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假设如果自己早年就像在愚溪(隐居之地)时那样清白,那么即使处在纷扰的尘世,也不会让世俗的污垢改变自己的本色。这里的“缁尘”象征尘世的污秽,“涅素丝”则比喻洁白的丝绸,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坚守初心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七夕乞巧的场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珍视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语言含蓄,意境深远。
话虚无,中莲出,人得遇希扬。高胜我,事事总辉光。
兀腾腾自在,风动、与道相当。
藏宝,花开后,空里撒真香。傍。
银浪淼,逢烟焰,暑气成霜。青芽金叶,片片清凉。
兆城南岭立,字得、天外铺张。
生忆,怀词曲,须唱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