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偷声木兰花.题范女受小像》
《偷声木兰花.题范女受小像》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偷声木兰花

君挑独夜江船火,隔舫有人呼似我。

仔细披图,骨瘦髯清我不如。

孤松峭壁疑无路,啸向此中寻药去。

可许狂生,化作猿猱逐队行。

(0)
鉴赏

这首《偷声木兰花·题范女受小像》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个性与情感。

首句“君挑独夜江船火”,以“挑”字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江面上船只灯火的孤独与静谧,营造出一种幽深而静谧的氛围,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夜风拂过水面的凉意和寂静。

接着,“隔舫有人呼似我”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另一艘船上的声音,这声音仿佛是对自己的呼唤,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互动性,让人不禁好奇那声音背后的故事。

“仔细披图,骨瘦髯清我不如。”这一句通过描绘一幅画像,展现了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骨瘦如柴、须发清秀,暗示了人物的内敛与高洁,同时也表达了对画中人物的敬仰之情。

“孤松峭壁疑无路,啸向此中寻药去。”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人物的形象,将画中人物比作孤松,身处峭壁之间,似乎在寻找着某种难以触及的“药”。这里的“药”既可能指某种物质上的药物,也可能象征着精神上的追求与解脱,体现了人物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最后,“可许狂生,化作猿猱逐队行。”这一句以“狂生”自比,表达了自己愿意像画中人物一样,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要勇往直前,不畏困难,最终成为一只能够与猿猱一同行动的自由之灵,充满了豪情与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画中人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外貌特征和内在品质,也表达了词人对于自由、坚韧与追求的向往与共鸣,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东湖十咏·其一两堤柳色

南北长堤彩蜺连,垂杨夹道绿如烟。

春风剩长丝千尺,办与游人系画船。

(0)

登冶父山追怀净根上人

第一高人第一峰,冶山天半隐芙蓉。

独留净土藏僧衲,无限苍烟接晚钟。

古洞生风疑伏虎,空潭印月冷蟠龙。

寺门修竹清如许,何处拈花一笑逢。

(0)

李陵庙

重围深入计原疏,兵败途穷力尽初。

汉帝寡恩臣至此,苏卿返国尔何如。

殊乡落日千山雪,痛哭陈情一纸书。

此处未应遗庙在,寻踪仍向远公庐。

(0)

黄雀行

江皋多平林,黄雀丛深枝。

飞鸣愿已足,何用知天涯。

鸿鹄岂不佳,念子常仳离。

横绝四海内,形影谁当追。

矫然六翮在,辛苦固其宜。

援琴为君弹,黄雀其可为。

(0)

春日南苑阅武

春狩临南苑,旌旗蔽翠微。

邹枚随晓杖,贲获合前围。

葭茁同仁宥,弦开表武威。

回銮宴长乐,饱饫大官归。

(0)

降旨直属上年被灾州县应缓征者今岁槩不徵收至来岁麦熟后酌徵诗以志意

蠲缓有常例,盖视灾重轻。

重蠲不复输,轻缓应带徵。

连岁潦已甚,沟壑忧未宁。

即灾稍轻区,毗连同苦情。

麦收虽颇丰,谷价犹未平。

禾稼兆复佳,转眼逮西成。

诚恐催科吏,正缓将并征。

嗟哉疮痏馀,吾民岂堪承。

正则不可缺,旧缓可再听。

槩俟以来年,麦收其量行。

稠叠非市恩,民艰心实萦。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