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曾澄江忠节卷》
《题曾澄江忠节卷》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长安北望虏尘飞,宋室山河半已非。

江畔孤城臣力竭,天涯疋马壮心违。

云龙锦字新题壁,水写真容旧赐衣。

三百年来多死士,庐陵双节至今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对曾澄江忠节卷的题咏,通过描绘边塞烽烟、江山易主的场景,以及江畔孤城、天涯匹马的孤独形象,表达了对曾澄江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与敬仰。

首联“长安北望虏尘飞,宋室山河半已非”,开篇即以辽阔的视角,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中。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而“虏尘飞”则暗示了外族入侵的烽烟四起,国家的版图遭受侵蚀。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历史变迁的残酷,也预示了后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忠贞与牺牲。

颔联“江畔孤城臣力竭,天涯疋马壮心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主题。江畔孤城,象征着国家在边疆的孤立无援,而“臣力竭”则表明了守城将士们为国捐躯的决心与努力。天涯疋马,描绘出一位孤独的骑士,背负着壮志未酬的遗憾,远行至天边。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忠诚与牺牲的崇高精神。

颈联“云龙锦字新题壁,水写真容旧赐衣”,转而从个人情感的角度出发,通过“云龙锦字”和“水写真容”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对忠节之士的纪念与追思。云龙锦字,寓意着对曾澄江忠节行为的铭记与赞扬;水写真容,可能是指通过水的倒影来描绘其肖像,以此寄托哀思。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曾澄江个人品质的崇敬,也体现了后人对其精神的传承与怀念。

尾联“三百年来多死士,庐陵双节至今稀”,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自古以来忠贞之士的稀缺与珍贵。三百年来,无数勇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英勇献身,但能够像曾澄江这样留下千古美名的忠节之士却屈指可数。这一句既是对曾澄江个人英雄事迹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所有忠贞不渝之士的集体致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背景的描绘、具体场景的刻画以及对忠贞精神的颂扬,展现了林大春对曾澄江忠节行为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璧月堂/小重山.璧月堂

梦草池南璧月堂。绿阴深蔽日,啭鹂黄。

淡蛾轻鬓似宜妆。歌扇小,烟雨画潇湘。

薄晚具兰汤。雪肌英粉腻,更生香。

簟纹如水竟檀床。雕枕并,得意两鸳鸯。

(0)

辨弦声/迎春乐.辨弦声

琼琼绝艺真无价。指尖纤、态闲暇。

几多方寸关情话。都付与、弦声写。

三月十三寒食夜。映花月、絮风台榭。

明月待欢来,久背面、秋千下。

(0)

送僧云还吴兴

吴兴道人美风度,月下沧浪翘白鹭。

昼公诗律尚能传,间有赤乌黄耳句。

海角相逢一笑新,怀归不待白蘋春。

寄声故国群儿辈,潦倒尘埃贺季真。

(0)

快哉亭

飞亭冠城隅,空豁延四望。

夙昔两文雄,故床此相向。

山川气候美,诗酒风神王。

弹压许昌侯,阳春惭俚唱。

麾车忽南北,荣辱生誉谤。

一躐云逵间,一落江湖上。

我来得陈躅,伏槛徒怊怅。

可畏此尘笼,归哉养荒浪。

(0)

此日足可惜

此日足可惜,此樽何可辞。

人生信浮寓,老境将安之。

念昔青衿岁,九七殊未知。

忽忽俯仰间,复见趋庭儿。

名系冗从籍,顾亦胡能为。

抚此多病躯,敢有黄发期。

每虞毙奔走,明哲永见嗤。

后日卖刀剑,买牛耕故陂。

不惮力作勤,农事有閒时。

慨想无心子,清言真我师。

(0)

寄金陵和上人

旧年问米欲东流,先赋新诗寄石头。

赤鲩久沉江上信,杂悬误落海边州。

想君道眼遥相识,顾我官身可自由。

香火因缘知有在,草庵蔬粥不他求。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