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转十二时,不与诸尘对。饱和罗饭,瘦策闲嬉。
三个成团,四个作队。
向云坳涧曲,采蕨蕈煎茶,缕笋芹为脍。
弥勒不知,释迦不会。
刚被春风透密机,高林破晓莺吟碎。
眼里闻声,且居门外。
拽转十二时,不与诸尘对。饱和罗饭,瘦策闲嬉。
三个成团,四个作队。
向云坳涧曲,采蕨蕈煎茶,缕笋芹为脍。
弥勒不知,释迦不会。
刚被春风透密机,高林破晓莺吟碎。
眼里闻声,且居门外。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隐逸山林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十二时辰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展现了超脱尘世的禅意生活。
"拽转十二时,不与诸尘对",表达了诗人不受世俗时间束缚,与尘世琐事隔绝的状态。"饱和罗饭,瘦策闲嬉",写的是简单而满足的饮食,以及悠闲自在的游历。"三个成团,四个作队",可能是形容山间野生菌类或鸟兽群集,进一步强化了山林的生机。
"向云坳涧曲,采蕨蕈煎茶,缕笋芹为脍",细致描绘了采摘山野食材,烹煮茶肴的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弥勒不知,释迦不会",借用了佛教中的两位菩萨形象,表示自己已经超脱了佛理的束缚,达到了内心的宁静。
"刚被春风透密机,高林破晓莺吟碎",春天的微风吹过,树林在清晨的鸟鸣声中苏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画面。最后两句"眼里闻声,且居门外",表达了诗人愿意停留在门外,静听自然的声音,享受这份远离尘嚣的清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意和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禅修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