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泉挂壁荔垂檐,鹤发翁疑刘海蟾。
霁雪满庭月如水,白梅花下读《楞严》。
寒泉挂壁荔垂檐,鹤发翁疑刘海蟾。
霁雪满庭月如水,白梅花下读《楞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寒泉挂壁荔垂檐"写出了环境的清冷,泉水从墙壁上滴落,荔枝树的果实低垂,似乎连屋檐都笼罩在一片清凉之中。画面中的人物是一位鹤发老翁,他可能就是诗人笔下的刘海蟾,形象与环境相得益彰,显得超凡脱俗。
"霁雪满庭月如水"进一步渲染了氛围,一场雨后初霁,白雪覆盖庭院,月光如水般明亮,映照出静谧的夜色。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洁净、空灵的感觉。
最后,"白梅花下读《楞严》"点明了老人的活动,他在洁白的梅花树下研读佛经《楞严经》,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学识修养,也暗示了诗人对超然物外、静心修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画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清幽的画境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碧苕秋晶晶,君子尚此洁。
渊渊方寸地,上善固一辙。
白蘋对红蓼,亦各振清冽。
况复芬陁利,穆若谢炎热。
譬彼寒水玉,温其出冰雪。
其中富涵蓄,其响亦疏越。
有德必有用,无瑕更无缺。
允属清庙器,合在东序设。
君家圣贤学,拟续邹鲁绝。
正音久不作,倩君木为舌。
风月小鸿沟,矧乃龙首杰。
伟兹真富贵,弗与颜原别。
辉辉近芳日,朣朣袖华月。
馀光散遐隐,四海俟昭晰。
遗直在山林,放言敢辞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