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止一箪食,渴止一壶浆。
出入止一马,寝兴止一床。
此外无长物,于我有若亡。
胡然不知足,名利心遑遑。
念兹弥懒放,积习遂为常。
经旬不出门,竟日不下堂。
同病者张生,贫僻住延康。
慵中每相忆,此意未能忘。
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
秋来未相见,应有新诗章。
早晚来同宿,天气转清凉。
饥止一箪食,渴止一壶浆。
出入止一马,寝兴止一床。
此外无长物,于我有若亡。
胡然不知足,名利心遑遑。
念兹弥懒放,积习遂为常。
经旬不出门,竟日不下堂。
同病者张生,贫僻住延康。
慵中每相忆,此意未能忘。
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
秋来未相见,应有新诗章。
早晚来同宿,天气转清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简朴而满足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物质生活的简单需求的描述,如饥止一箪食、渴止一壶浆等,表达了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脱和淡然。同时,诗中也表现出了与友人张生的深厚情谊,他们虽然同病相怜,但仍能在精神上互相慰藉。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倡导的“为民请命”的文学主张和他的生活态度。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每句四个字节,整齐对仗,节奏明快。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迢迢青槐街、秋来未相见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情境。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生活哲理和深情厚谊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唐代普通民众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
王屋山高无猿猱,下有黄河水滔滔。
天坛半夜见海白,光动古邑鸡先嘷。
鸡先嘷,绝吠獒,岩居林栖吏莫搔。
山肤有时得虞猎,不比彘肉烹连毛。
闻君今去将效陶,县前种柳芟蓬蒿。
不问公田问民俗,民安事简教儿曹。
河南太守喜恺悌,如此可以无厌劳。
处山方畏浅,曾慕结深庐。
要与云峰近,宁将野客疏。
涧苗来入俎,林鸟或窥书。
何事轻兹乐,而从出塞车。
呼童具鸡黍,颇识故人期。
竹馆忽枉驾,山樽聊解颐。
醉歌返北郭,春雨生东陂。
便与千峰隔,登高空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