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石磊磊出,溪光失溶溶。
呼童理新堰,小驻万折东。
素杙竞骈立,苍皮堆已重。
谁裁一道天,忽堕顾视中。
远渌送凫鹜,馀兹上杉松。
微波且勿摇,照我澹有容。
炎曦为变色,爽气排高空。
怀哉所亲爱,此适未遽同。
徜徉孰为伴,惟有溪头风。
时来翻素书,颇似惊我慵。
骚骚复策策,涉猎味正浓。
久而寂无声,无乃意自融。
却泛碧沧浪,鳞鳞散遗踪。
我亦隐几酣,那能辨雌雄。
溪石磊磊出,溪光失溶溶。
呼童理新堰,小驻万折东。
素杙竞骈立,苍皮堆已重。
谁裁一道天,忽堕顾视中。
远渌送凫鹜,馀兹上杉松。
微波且勿摇,照我澹有容。
炎曦为变色,爽气排高空。
怀哉所亲爱,此适未遽同。
徜徉孰为伴,惟有溪头风。
时来翻素书,颇似惊我慵。
骚骚复策策,涉猎味正浓。
久而寂无声,无乃意自融。
却泛碧沧浪,鳞鳞散遗踪。
我亦隐几酣,那能辨雌雄。
此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生活图景。开篇“溪石磊磊出,溪光失溶溶”勾勒出了山间清澈溪流的自然美景,接着“呼童理新堰,小驻万折东”则表现了诗人与孩童一同在溪边筑坝玩耍的情趣。"素杙竞骈立,苍皮堆已重"中,“素杙”指的是白色的竹子,它们在溪边竞相矗立,而“苍皮堆已重”则是说树木的皮色变得深邃而厚实,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的丰富与层次感。
诗中“谁裁一道天,忽堕顾视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无边界限的赞叹,“远渌送凫鹜,馀兹上杉松”则是描写了鸟儿在高空飞翔以及树木间留下的脚印。"微波且勿摇,照我澹有容"表达了诗人希望水波不再起伏,以便于自己静坐其间。
接下来的“炎曦为变色,爽气排高空”则是对光线变化与清新空气的描绘。"怀哉所亲爱,此适未遽同"表达了诗人对于身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徜徉孰为伴,惟有溪头风”中,“徜徉”是闲游的意思,诗人在询问与谁同行,却只有溪边的风作陪伴。"时来翻素书,颇似惊我慵"则是说诗人偶尔翻阅古籍,感觉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悠然自得。
“骚骚复策策,涉猎味正浓”表达了对书卷中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与享受。而“久而寂无声,无乃意自融”则是说时间长久之后,一切喧嚣归于沉默,而自己的心意也渐渐融入这份静谧之中。
最后,“却泛碧沧浪,鳞鳞散遗踪”描绘了诗人乘船在碧绿的波光中航行,留下了些许行迹。"我亦隐几酣,那能辨雌雄"则是说诗人也沉醉于大自然之中,不再去区分世间的是非。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在这份宁静中的自得其乐。
时危伤去国,岁晚强登城。
过雁书难问,穷途泪欲倾。
江湖归客梦,梅柳故园情。
倚杖空凝伫,行藏竟不成。
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越娥青镜洗红埃,山斗秦眉妩。相间金茸翠亩。认城阴、春耕旧处。晚舂相应,新稻炊香,疏烟林莽。
清磬风前,海沈宿袅芙蓉炷。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人驾梅槎未渡。试梧桐、聊分宴俎。采菱别调,留取蓬莱,霎时云住。
飞盖西园,晚秋却胜春天气。
霜花开尽锦屏空,红叶新装缀。时放清杯泛水。
暗凄凉、东风旧事。夜吟不绝,松影阑干,月笼寒翠。
莫唱阳关,但凭彩袖歌千岁。
秋星入梦隔明朝,十载吴宫会。一棹回潮度苇。
正西窗、灯花报喜。柳蛮樱素,试酒争怜,不教不醉。
落叶霞翻,败窗风咽,暮色凄凉深院。
瘦不关秋,泪缘轻别,情消鬓霜千点。
怅翠冷搔头燕,那有语恩怨。紫箫远。
记桃根、向随春渡,愁未洗、铅水又将恨染。
粉缟涩离箱,忍重拈、灯夜裁剪。
望极蓝桥,彩云飞、罗扇歌断。
料莺笼玉锁,梦里隔花时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