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夜照青海头。白骨征人怨,红颜少妇愁。
少妇含嚬望月来,月明流影洞房开。
岁暮机中缣素出,夜寒灯下剪刀催。
年年捣衣明月秋,明月还随陇水流。
闺里空教看破镜,沙场不见大刀头。
关山月,夜照青海头。白骨征人怨,红颜少妇愁。
少妇含嚬望月来,月明流影洞房开。
岁暮机中缣素出,夜寒灯下剪刀催。
年年捣衣明月秋,明月还随陇水流。
闺里空教看破镜,沙场不见大刀头。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关山月》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乱背景下,家国离情的凄凉画面。首句“关山月,夜照青海头”以月光映照荒凉的边疆,渲染出战争的肃杀气氛。接着,“白骨征人怨,红颜少妇愁”直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牺牲和家庭的痛苦,白骨象征着战死的士兵,红颜少妇则寄托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少妇含嚬望月来,月明流影洞房开”通过少妇对着明亮月色的凝视,表达了她对远方征人的期盼与哀愁。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少妇在寒冷的夜晚,一边纺织,一边被剪刀催促,这不仅是日常劳作,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年年捣衣明月秋,明月还随陇水流”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每年秋季的月夜,少妇都在捣衣寄情,而那明月却如陇水般无情地流逝。最后两句“闺里空教看破镜,沙场不见大刀头”,以闺中破镜和沙场无头的大刀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少妇对丈夫生死未卜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月夜这一共同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人们对团圆和安宁的深深向往。
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
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
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
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
天花飞不著,水月白成路。
今日观身我,归心复何处。
女萝寄青松,绿蔓花绵绵。
三五定君婚,结发早移天。
肃肃羔雁礼,泠泠琴瑟篇。
恭承采蘩祀,敢效同车贤。
皎日不留景,良辰如逝川。
愁心忽移爱,花貌无归妍。
翠袖皓珠粉,碧阶封绿钱。
新人易如玉,废瑟难为弦。
寄谢蕣华木,荣君香阁前。
岂无摇落苦,贵与根蒂连。
希君旧光景,照妾薄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