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岩烟断玉巢欹,罨画春塘太白低。
马踏翠开垂柳寺,人耕红破落花蹊。
千年胜概咸原上,几代荒凉绣岭西。
碧吐红芳旧行处,岂堪回首草萋萋。
鹊岩烟断玉巢欹,罨画春塘太白低。
马踏翠开垂柳寺,人耕红破落花蹊。
千年胜概咸原上,几代荒凉绣岭西。
碧吐红芳旧行处,岂堪回首草萋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时间流逝与自然变迁之间的关系。诗人谭用之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韦曲山寺的静谧与荒凉,并透露出岁月更替中的一丝感慨。
“鹊岩烟断玉巢欹,罨画春塘太白低。”开篇即设立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鹊岩之上,烟霭缥缈,如同玉巢一般悬挂;而罨网般的地势蜿蜒,构成一幅生动的春日山塘图,其中“太白低”四字,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预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沉静与俯瞰。
“马踏翠开垂柳寺,人耕红破落花蹊。”这里,诗人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示了生命力与时间流逝之间的对比。马蹄踏过的翠绿之地与人工耕作中散落的花瓣,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春天的繁华与生生不息。
“千年胜概咸原上,几代荒凉绣岭西。”诗至此处,时间跨度扩展到了千年,历史的沉重感油然而生。咸原之上,历经沧桑;而绣岭以西,更是荒凉连连,这些景象共同构筑了一幅宏大而深远的历史画卷。
“碧吐红芳旧行处,岂堪回首草萋萋。”末句中,“碧吐红芳”四字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致,但随即转向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对于那些已经过去、无法挽回的时光,我们只能心存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生命流逝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其语言精炼,意象丰富,是一篇饱含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二像气纯懿,睿哲禀其冲。
以彼贵天爵,郁为斯人龙。
典命作动物,六礼咸和同。
洋洋盛威仪,南国思皇风。
自掌学士版,中和暨祇庸。
舍采脩蘋蘩,儒林何雍雍。
祈珥爰筑鬻,不下国子宫。
三年成均法,仪型浩无穷。
置醴觥靡敬,悬钟扣童蒙。
辟如把行潦,浊乱斯清聪。
君家大宗伯,飙起为词峰。
建保邦国上,谋猷庙堂中。
平津始礼隗,先君获相从。
既被文字知,复感意气通。
孺子念故游,兼仰当世宗。
凭寄下士言,乃为夫子容。
沾濡乐德教,挚雉奚敢慵。
独惭溲渤姿,趋堂诚愚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