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病出烦阓,投此青林间。
高轩得清凉,坐致精爽还。
主人止之宿,借与终南山。
中宵皓月起,绕枕皆孱颜。
望久气自清,心胸无结顽。
平明又西走,胜轨不可攀。
抱病出烦阓,投此青林间。
高轩得清凉,坐致精爽还。
主人止之宿,借与终南山。
中宵皓月起,绕枕皆孱颜。
望久气自清,心胸无结顽。
平明又西走,胜轨不可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出游,寻找清凉之地以解烦恼的境况。"抱病出烦阓"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身心状态,接着"投此青林间"则是他找到了一片安静的林间,可以暂时逃离尘世的喧嚣。
在这片林中,诗人坐在高轩之上,感受到了清凉,精神也因此而振奋。"坐致精爽还"表达了自然景物对人的心灵所带来的净化作用。而主人邀请他留宿,借此机会让他与终南山共度夜晚,这里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宵皓月起"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而"绕枕皆孱颜"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平和。接下来的"望久气自清,心胸无结顽"表达了长时间的观赏与沉思之后,内心的烦恼得以洗净,变得通透无碍。
最后两句"平明又西走,胜轨不可攀"则是诗人在新的一天到来之际,又决定继续他的旅程,但面对壮丽而艰险的自然景观,他感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与之抗衡,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体验,展现了自然美景的治愈力和精神的洗礼,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生命旅程的无奈。
借酒寻欢,携筇选胜,烟波自结鸥盟。
梵宇尘空,苔痕略扫闲庭。
疏华点染清凉界,悟时禅,鼻观香生。好光阴。
文宴流连,想像承平。
而今莫说南朝寺,叹江山半壁,地棘天荆。
耆旧风流,惟馀劫后丹青。
苏台鹿走无人问,怕伤时、佛泪先零。
任萧萧,万叶梧桐,做尽秋声。
珠还无恙,记当年曾伴,绣栊琴柱。
铜马烽烟销不得,翻借雷霆陶铸。
火烈生前,灰寒劫后,故剑终归主。
萦回心篆,此香不灭千古。
堪叹玉树飘零,金莲狼藉,一例成尘土。
铁瓮犹焦完壁在,中有精灵呵护。
梦去难寻,魂招可返,往事真云雾。
蘅芜重爇,珊珊应见微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