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山昌黎读书台联》
《阳山昌黎读书台联》全文
清 / 徐琪   形式: 对联

到此觅书声,问谁知一桂一松,佳荫都由贤者植;

愚忱通宠眷,即偶葺某山某水,温言亦荷圣人嘉。

(0)
鉴赏

此联描绘了阳山昌黎读书台的景致与氛围,充满了对知识的崇敬和对先贤的追思。上联“到此觅书声,问谁知一桂一松,佳荫都由贤者植”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寻觅知识之声的渴望,将读书台比作桂树与松树的佳荫,象征着贤者的智慧与教诲如同桂香与松风,滋养着后学,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下联“愚忱通宠眷,即偶葺某山某水,温言亦荷圣人嘉”则展现了对知识的谦逊态度与对先贤的尊敬之情。这里的“愚忱”自谦地表达了自己的无知与求知之心,“宠眷”则体现了对知识的珍视与渴望得到指导之意。“某山某水”象征着知识的广阔与深邃,“温言亦荷圣人嘉”则表明即使是最微小的知识点滴,也都能得到先贤的赞许与嘉奖,强调了知识无大小之分,每一点进步都值得被尊重和鼓励。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赞美了读书台作为知识殿堂的神圣地位,更传递了对知识的热爱、对先贤的敬仰以及对自我学习过程中的谦逊态度,是一幅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徐琪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华胥引

温泉浴罢,酣酒才苏,洗妆犹湿。

落暮云深,瑶台月下逢太白。

素衣初染天香,对东风倾国。

惆怅东栏,炯然玉树独立。

只恐江空,顿忘却、锦袍清逸。

柳迷归院,欲远花妖未得。

谁写一枝淡雅,傍沈香亭北。

说与莺莺,怕人错认秋色。

(0)

圆通

见了真空空不空,圆明何处不圆通。

根尘心法都无物,妙用方知与物同。

(0)

论语绝句·其一○○

能谋虽似周公圣,于纣兴亡特未分。

及至当时获微子,武王方始决成勋。

(0)

三清阁

庐山之胜,秀出斗旁。参于衡岳,镇东南方。

民人所瞻,神天攸宅。赍梦之祥,乃兴自昔。

惟天聪明,矜此下民。监求其莫,恐有不闻。

惟神司之,云轺风马。乃诹乃访,周游天下。

不疾不速,不察而明。天何言哉,民无嚬呻。

是为福庭,列圣祗敬。锡羡隤祉,有感斯应。

明明我圣,惟一乃心。不显亦临,敢有弗钦。

宝画金扁,徽称明诏。日月之揭,山川有耀。

邃殿在后,新阁在前。如君当御,而臣仰焉。

时节冠佩,会朝帝所。达民之情,佑我圣主。

民戴我圣,与天无极。天佑我宋,子孙千亿。

民拜稽首,愿垂表经。从臣刻辞,永锡休声。

(0)

和陶桃花源

我闻桃花源,其先是秦世。

当时避地人,岁久俱已逝。

其后长子孙,生理还不废。

种桃以自营,结茅以自憩。

有儿但发蒙,初不工六艺。

有田但收禾,了不输二税。

有鸡只晨号,有犬不夜吠。

渊明爱其真,为此成新制。

我久闻其风,褰裳思一诣。

所虑路难通,仍恐水难厉。

梦寐不能忘,抱恨知几岁。

所恨天见私,于此施嘉惠。

贻我万株桃,漫山迷眼界。

却胜武陵溪,草树相蒙蔽。

相去复不远,只在吾庐外。

人号小桃源,景物适相契。

(0)

燕归梁

帐掩秋风一半开。闲将玉笛吹。过云微雨散轻雷。

夜参差、认楼台。暗香移枕新凉住,竹外漏声催。

放教明月上床来。共清梦、两徘徊。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