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驱传客,叠锦与云齐。
溅碧逶迤绕,连青培塿低。
花邀鸾鹤下,蔓引鼯猿啼。
潭影冰丝茧,晴氛吐绶鸡。
梯来天岂远,查去路非迷。
似解千金橐,留蟠万仞溪。
绮香归载籍,紫逻待攀跻。
若个濡椽笔,还将玉藓题。
何年驱传客,叠锦与云齐。
溅碧逶迤绕,连青培塿低。
花邀鸾鹤下,蔓引鼯猿啼。
潭影冰丝茧,晴氛吐绶鸡。
梯来天岂远,查去路非迷。
似解千金橐,留蟠万仞溪。
绮香归载籍,紫逻待攀跻。
若个濡椽笔,还将玉藓题。
这首诗描绘了锦石这一景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锦石的形态、色彩以及它所引发的联想一一展现出来。
首句“何年驱传客,叠锦与云齐”,以“驱传客”这一古代官吏出行的场景,隐喻锦石之高耸入云,如同层层叠叠的锦绣一般壮观。接着,“溅碧逶迤绕,连青培塿低”两句,描绘了锦石周围碧绿的水流蜿蜒环绕,与远处的青山相接,形成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
“花邀鸾鹤下,蔓引鼯猿啼”则进一步渲染了锦石周围的生机与活力。花朵吸引着仙鹤降临,藤蔓引导着松鼠啼叫,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灵性和生命力。
“潭影冰丝茧,晴氛吐绶鸡”两句,通过潭水中的倒影和晴空中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冰丝茧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潭水的清澈,而吐绶鸡则是对晴空中特定景象的巧妙描绘,两者相映成趣。
“梯来天岂远,查去路非迷”表达了对攀登锦石的向往,暗示了即使面对高山,也有道路可寻,鼓励人们勇于探索未知。
“似解千金橐,留蟠万仞溪”则以锦石的坚韧和美丽,象征着内在价值的深厚,即便身处险境,也能保持自我,留下不朽的印记。
“绮香归载籍,紫萝待攀跻”两句,表达了对锦石文化价值的肯定,期待后人能将其记载于史册,同时邀请人们前来探索和欣赏这份自然之美。
最后,“若个濡椽笔,还将玉藓题”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能够记录下这份美景的文人墨客的期待,希望他们能以自己的才华,将这份美丽永远留存下来。
整首诗通过对锦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生机,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探索精神的颂扬,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汉家中原一百州,故老南望空悠悠。
问君北贼何足道,坐守画地如穷愁。
不共戴天是此仇,生不杀贼死不休。
诸公但能安身计,更无一点英雄气。
遂令多士皆沉醉,绝口不复言时事。
恭惟主上天勇智,皦日平生复仇志。
秋色平场千万骑,望里亭亭黄屋至。
六军拜手呼万岁,报恩便欲无生意。
西风萧瑟天无云,引领蟠冢愁黄曛。
白衣不得见天子,道人何得愁朱门,可怜泾渭胸中分。
愿起沔阳死诸葛,作我大宋飞将军。
徐卿寒夜弹玉琴,冻云妒月波澄阴。
海上神峰削幽翠,十二楼前玉妃坠。
湘娥素女相对泣,翠竹苍梧泪痕湿。
幽兰不香蕙花死,千愁万怨青枫里。
风敲叶脱雨如啸,百鸟喧啾孤凤叫。
老龙吐珠赤洒洒,山鬼摇?走堂下。
徐卿徐卿且停手,呼儿割鸡酌春酒。
曲高调古人不识,侧耳西楼咽筝笛。
地去京华远,年逢旱暵馀。
群胥同黠马,比户甚枯鱼。
煦妪心空切,澄清志莫舒。
棼丝殊未治,错节讵能除。
听讼棠阴密,行春柳影疏。
宾筵求婉画,僧舍问真如。
踰月窥除目,经时绝传车。
素餐徒自饱,投刃岂曾虚。
盈耳嫌敲扑,堆床厌簿书。
故园无数舍,长日叹归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