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楼》
《登楼》全文
宋 / 汪炎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木末孤蝉鸣不休,客子正倦还登楼。

断虹阁尽芳草雨,孤雁点破南云秋。

城头笳声撼落叶,渡口霞影摇轻舟。

浮生扰扰事无限,搔首坐看斜阳收。

(0)
注释
木末:树梢。
孤蝉:孤独的蝉。
鸣不休:不停地鸣叫。
客子:旅人。
倦:疲惫。
断虹:残虹。
阁尽:消失在尽头。
芳草雨:蒙蒙细雨中的芳草。
孤雁:孤独的大雁。
南云:南方的云。
城头:城头。
笳声:胡笳声。
撼落叶:震动落叶。
渡口:渡口。
霞影:晚霞的倒影。
浮生: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扰扰:纷扰。
事无限:事务无穷尽。
搔首:挠头。
斜阳收:夕阳西沉。
翻译
树梢上孤独的蝉鸣不停歇,旅人疲惫后又登上高楼。
残虹消失在蒙蒙细雨中,孤雁划破南方的秋云。
城头的胡笳声震动着落叶,渡口的晚霞映照在轻轻摇曳的小舟。
世间纷扰,事务无穷,我挠头坐着,静待夕阳西沉。
鉴赏

此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登楼时的心境。"木末孤蝉鸣不休"表现出秋蝉的凄厉鸣叫,给人的感觉是无休止的寂寞。"客子正倦还登楼"则透露出诗人作为旅途中的人,尽管感到疲惫但依然选择了登上高楼,或许是为了远望心之所向。

接下来的"断虹阁尽芳草雨,孤雁点破南云秋"更增添了一份秋意。"断虹"指彩虹的消失,而"阁尽芳草雨"则是高楼上的花草在细雨中湿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索的氛围。"孤雁点破南云秋"中的孤雁,则是在辽阔的天空中掠过,留下了它的踪迹,也深化了秋日的寥落感。

在"城头笳声撼落叶,渡口霞影摇轻舟"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声音和光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秋末萧瑟的场景。"城头笳声"可能是军营中的号角声,它与"撼落叶"相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边塞的荒凉。而渡口的霞光映照在水面上,使得轻舟也随之摇曳,显现出秋天的宁静与冷清。

最后两句"浮生扰扰事无限,搔首坐看斜阳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种种纷扰和无尽事务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坐在高楼上,望着渐渐西下的太阳,心中有所感悟。"浮生"一词,点出了生命如浮云般虚幻,而"搔首坐看斜阳收"则是诗人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时,选择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秋天氛围和哲理的诗作,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世界以及自我状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汪炎昶
朝代:元

猜你喜欢

燕京感怀·其四

尘塞戈铤血未乾,龙庭烽火报长安。

拟擒可汗先开幕,欲拜嫖姚更筑坛。

青海月明胡马动,黄榆风急皂雕寒。

材官羽骑多如雨,夜夜旄头倚剑看。

(0)

送同年黄亨夫宰宣城

茂邑今为宰,春风此送行。

离筵看柳色,立马听莺声。

霄汉期勋业,风尘念友生。

把杯情独切,赠策意非轻。

此日辞燕甸,何时到楚城。

山标敬亭胜,水写宛溪清。

谢朓诗无敌,江淹赋有名。

昔贤嗟寂寞,才子继峥嵘。

制锦休声远,弹琴美政成。

天边凫舄去,日下凤书迎。

久客那堪别,临岐祇自惊。

飞腾万里志,聚散百年情。

努力崇芳绩,迟君翊圣明。

(0)

元日读王摩诘逆旅佳节之句感而续之·其一

逆旅逢佳节,征帆未可前。

雪华添旧鬓,岁历检新编。

冻浦澌仍结,春云霭欲连。

主恩同恋马,清梦尚依然。

(0)

九鹚莲图

一诀千金是九思,丹青独羡夺胎奇。

画前若解先天意,始信羹墙有仲尼。

(0)

和诸父老喜晴四首·其一

连朝烟雾失山城,魑魅窥人不可行。

薄暮倚楼生远思,是谁箫鼓动新晴。

(0)

七夕二首·其二

经星飞月隔烟萝,百子池前忆素娥。

扇影渐随秋色改,砧声偏向夜凉多。

人间此夕成奚事,天上仙槎已渡河。

儿女欢逢磨喝乐,岂知泪雨又沾梭。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