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金丝柳,重重青黛山。玉人楼上倚愁看。
移得浅颦深恨,上眉间。泪湿红绡薄,香凝碧绮寒。
多情别去未春残。归趁海棠开后、燕双还。
细细金丝柳,重重青黛山。玉人楼上倚愁看。
移得浅颦深恨,上眉间。泪湿红绡薄,香凝碧绮寒。
多情别去未春残。归趁海棠开后、燕双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离别之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细微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细细金丝柳,重重青黛山。玉人楼上倚愁看。" 这几句通过对柳条和山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这里的“细细”与“重重”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景物显得更加生动,也突出了词人心中的哀愁。
"移得浅颦深恨,上眉间。泪湿红绡薄,香凝碧绮寒。" 诗中“移得”一词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转变,而“浅颦深恨”则是对内心复杂情感的写照。“泪湿”、“香凝”等用语,则展示了词人在离别中的哀伤与孤寂。
"多情别去未春残。归趁海棠开后、燕双还。" 这几句表达了对逝去之美好的追念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在这里,“多情”指的是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而“未春残”则是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归趁海棠开后、燕双还”寓意深长,既有对自然界生机的观察,也暗示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妙的景物勾勒,展现了一种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