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丹山主僧德周欲退慈云主僧龄叟留此作》
《闻丹山主僧德周欲退慈云主僧龄叟留此作》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识破机关便出林,满天劫火可能侵。

水流不去青山影,风与俱高白鹤心。

物外弟昆相契合,眼中世界几浮沈。

是知处处虚西榻,难得慈云一片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dānshānzhǔsēngzhōu退tuìyúnzhǔsēnglíngsǒuliúzuò
sòng / chénzhù

shíguān便biànchūlínmǎntiānjiéhuǒnéngqīn

shuǐliúqīngshānyǐngfēnggāobáixīn

wàikūnxiāngyǎnzhōngshìjièshěn

shìzhīchùchù西nányúnpiànyīn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禅宗思想的独特见解。首先,“识破机关便出林,满天劫火可能侵。”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机关”比作人生的困境或束缚,而“出林”则象征着超越这些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同时,“满天劫火可能侵”暗示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能识破并超越,就能避免被其吞噬。

接着,“水流不去青山影,风与俱高白鹤心。”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流水虽逝,但青山的影子却永恒不变;风与白鹤的心灵相随,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这里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物外弟昆相契合,眼中世界几浮沈。”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在超脱世俗(“物外”)的世界里,兄弟间能够心灵相通,而眼中的世界则是变幻莫测、浮生若梦。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

最后,“是知处处虚西榻,难得慈云一片阴。”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即在世间寻找一处心灵的栖息地,如同虚设的西榻,而真正的安慰和庇护只能来自内心的平静与慈爱,就像一片阴凉的慈云。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呼吁,也是对社会和谐与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自然与心灵的关系以及超脱世俗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香橘二首

霜余袅袅撷秋芳,露洗娟娟百宝光。
龄冷欲餐琼树玉,手温谁握洞庭香。

(0)

谢浩然尝为余作异梦余再被召浩然有诗次韵复

岩栖谁似昔人贤,好梦通灵莫浪传。
号召我令成再往,飞鸣君已及三年。

(0)

谢浩然以梦告且赋诗见赠次韵复之二首

步绕西湖九里松,归来诗句有新工。
旧游开眼谁同梦,又欲携君过浙东。

(0)

永兄作灵照寺墨梅雨纸殊佳仍书二绝其上以为

不干老眼眩生花,自是诗人醉墨斜。
从此绛州烟水窟,竹篱茅舍子真家。

(0)

再用九日韵答何邵卿二首

老蝶凌风作晚狂,小春争得媚寒乡。
池边团碧擎残雨,林末轻红拒薄霜。
笑我何时书竹帛,似君依旧踏槐黄。
相寻一醉能来否,枉费公家压酒囊。

(0)

次韵冯涪州见府

寄语巴中客,频频镊鬓霜。
峡云春梦远,江月夜珍藏。
才刃应多暇,词锋恨太刚。
僧邻雨花地,何日再长堂。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