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登祝融,高高几万丈。
赤乌海底来,忽在飞云上。
人世正溟濛,阴厓走罔象。
圣人知其然,昧爽发昭旷。
岂不怀宴安,精神各有向。
一念不自拔,万窍生疑障。
安得日新人,惺惺无得丧。
我今登祝融,高高几万丈。
赤乌海底来,忽在飞云上。
人世正溟濛,阴厓走罔象。
圣人知其然,昧爽发昭旷。
岂不怀宴安,精神各有向。
一念不自拔,万窍生疑障。
安得日新人,惺惺无得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祝融峰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首句“我今登祝融,高高几万丈”直接点明了地点与高度,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接着,“赤乌海底来,忽在飞云上”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太阳比作从海底升起,穿越云层,营造出一幅壮观的日出图景。
“人世正溟濛,阴厓走罔象”则转而描写人间的混沌状态,暗喻世事的复杂与不可预测。通过“圣人知其然,昧爽发昭旷”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智慧与洞察力的赞美,以及对光明与真理的追求。
“岂不怀宴安,精神各有向”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内心追求的不同方向。接下来,“一念不自拔,万窍生疑障”则强调了个人意志与外界环境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疑惑与阻碍。
最后,“安得日新人,惺惺无得丧”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生活、新希望的渴望,以及对心灵觉醒、摆脱得失观念的追求。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深入探讨了人生哲理与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考与情感表达。
望瀛洲尺五,听海客、诧登临。
记岛月分秋,天星降夕,神璧精金。
他年作霖雨手,且明光奏赋寓良箴。
槐府黑头旧业,芹宫青岁雄襟。骎骎。宝勒向东吟。
戏彩看而今。更袜步黄云,琴弹碧玉,汇泽杯斟。
争先长至几日,料春风多喜鹊传音。
梅蕴和羹心在,线添补衮工深。
天晴白云高,乔木荫初暑。
久客倦红尘,爱此崖寺古。
时危僧饭少,日晏无钟鼓。
下马憩幽轩,光风转林莽。
新竹雨来香,馀花夏方吐。
避地适三巴,精蓝暂延伫。
回忆鹿门游,淫淫涕如雨。
奉令事设险,兹山再经历。
岁暮阴云昏,雪后杉桂碧。
修篁亚路低,老木参天直。
下瞰穹谷中,众树纷若戟。
或为龙蛇斗,或作熊虎踯。
阴崖不受春,冬带轮囷色。
古苔如绿毛,因依露犹滴。
阴风忽动谷,众籁久方寂。
傥非神物居,定有龙蛇宅。
山阴魏家平,百丈峙绝壁。
战楼摩云霄,武帐侵斗极。
钩援谅无庸,梯冲当弃绝。
虽无墨翟守,天险岂所敌。
揽胜心以愉,经险情屡惕。
抚事既靡愆,微驱谅安惜。
何当四海晏,诛茅此投迹。
诗成无与言,搔首三叹息。
邂逅湖傍寺,翻然还语离。
春风飞锡远,暮雨渡杯迟。
渺渺孤云意,翩翩野鹤姿。
百年堪几别,何处重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