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白云高,乔木荫初暑。
久客倦红尘,爱此崖寺古。
时危僧饭少,日晏无钟鼓。
下马憩幽轩,光风转林莽。
新竹雨来香,馀花夏方吐。
避地适三巴,精蓝暂延伫。
回忆鹿门游,淫淫涕如雨。
天晴白云高,乔木荫初暑。
久客倦红尘,爱此崖寺古。
时危僧饭少,日晏无钟鼓。
下马憩幽轩,光风转林莽。
新竹雨来香,馀花夏方吐。
避地适三巴,精蓝暂延伫。
回忆鹿门游,淫淫涕如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炎热夏日中寻找清凉避暑之地的场景。开篇“天晴白云高,乔木荫初暑”写出了夏季的天气和树木提供的阴凉,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久客倦红尘,爱此崖寺古”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长期在外旅行的人,对这座古老的山中寺院产生了深厚的喜爱之情。
“时危僧饭少,日晏无钟鼓”则透露出寺中的僧侣生活简朴,时间观念淡薄,没有钟鼓来划分日夜,只是随着太阳的移动来安排一天的生活。诗人在下文中写到“下马憩幽轩,光风转林莽”进一步描绘了他抵达寺院后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自然界中的清新气息。
“新竹雨来香,馀花夏方吐”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新竹在雨后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而馀花则在夏季渐渐开放,这些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避地适三巴,精蓝暂延伫”表明诗人选择了这个地方作为避暑的理想之地。在这里,他可以静下心来,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
最后,“回忆鹿门游,淫淫涕如雨”则是对过去某次旅行经历的回忆。诗人可能在那次旅行中也寻找到了类似的宁静与美丽,现在他又一次沉浸在这样的记忆之中,那种感觉就像连绵不断的小雨一样,给心灵带来深深的滋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尘世中的孤独与寻找内心平静的过程。
不用咨嗟怆别离,听吾持酒祝公词。
少年得第人谁似,纯孝于亲里共推。
姓字已通丞相梦,才名须结圣君知。
岳情要在平生允,容驷高门自有期。
为怕三春过,因谋数刻狂。
醉轻欣射中,欢甚惜歌长。
骄马花间系,啼莺柳下藏。
前旌归去晚,十里淡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