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骥产龙驹,良金出良冶。
良冶无顽矿,龙驹岂凡马。
致远在御徒,作砺由工者。
君子生庆门,诗书未尝舍。
进道期日隆,无愧金马下。
龙骥产龙驹,良金出良冶。
良冶无顽矿,龙驹岂凡马。
致远在御徒,作砺由工者。
君子生庆门,诗书未尝舍。
进道期日隆,无愧金马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庆祝师厚先生生日而作,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和对其才德的赞美。首联“龙骥产龙驹,良金出良冶”运用比喻,将师厚比作能孕育出优秀后代的龙骥或能提炼出优质黄金的良匠,暗示其具有非凡的品质和教育后辈的能力。
接下来的“良冶无顽矿,龙驹岂凡马”进一步强调了师厚的卓越,意指他能发掘和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如同良匠不会浪费原材料,优秀的马驹自然不同于普通马匹。这两句诗揭示了师厚在人才培养上的独特眼光和成效。
“致远在御徒,作砺由工者”则指出,一个人能否走得长远,关键在于驾驭者的才能,而师厚就像那个能够磨砺人才的工匠,使他们得以成长和进步。
“君子生庆门,诗书未尝舍”赞扬师厚出身名门,且一生致力于学问,对诗书有着深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进道期日隆,无愧金马下”表达了对师厚不断提升自我、追求道德学问高峰的期望,以及对他能在学术领域取得更高成就的信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师厚的敬重和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赞语,展现了梅尧臣对师厚的敬仰和对其人品与学识的肯定。
七闽山中地不足,往往连山暗脩竹。
今年是处生竹花,竹米登囷日千斛。
大家炊饭饷田夫,小家作糜饥饫腹。
官虽赋田无上地,民不扶犁得中熟。
福唐太守不敢藏,青版成囊献黄屋。
黔黎鼓腹慰天心,宣付汗青书日录。
山中父老雪满头,何曾眼见天雨粟。
漫将葆旅属珠星,谁问庙堂调玉烛。
人言丹凤餐竹实,玉粒先来自山谷。
会见双飞入建章,万年枝并看鸾宿。
造化出尤物,馀芳若为容。
遥知补陀山,天香落岩风。
题评付大手,妙质烦天公。
捧心陋嫫母,彼美唯孟庸。
但恐两无情,一笑花遂空。
赖此绝世姿,堕君幽句中。
相识苦恨晚,著语今复仝。
愿偕九畹兰,结根永相从。
可怜金钱花,亦荐白玉钟。
勿遣倡条滋,乱我风露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