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
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鸧鹒来一鸣。
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
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鸧鹒来一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景象。"树底树头无落英",表明秋天的气息尚未浓厚,树上叶子依然葱郁,没有纷飞的落叶。这既是对自然界中某一时刻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希望保持事物原始纯净状态的心愿。
"晴鸠得得唤晚晴"中的“晴鸠”指的是晴好的时候鸠鸟的叫声,"得得"形容鸣叫的声音,"唤晚晴"则是诗人感受到傍晚时分清新的空气和鸠鸟的呼唤之声。这两句通过对声音的描写,不仅传达了清晰明净的景象,也表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玉芽方入小分盏",这里的“玉芽”指的是灯笼,而“小分盏”则是指时间上的短暂。这两句通过对室内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点滴美好细节的留意和欣赏。
"故有鸧鹒来一鸣"中的“故有”表明由上文所述景象引发出来的情感或行为,“鸧鹒”指的是一种鸟类,"来一鸣"则是这种鸟儿因应和声而来的叫声。这句诗通过写实手法,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的呼应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声音细腻的捕捉和描绘,以静谧、温馨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片刻的珍视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忆昔金陵高会时,东南玉树满留司。
淮水桥边看饮马,石城门外待张帷。
白日阴霾不常好,冲飙激雾移苍昊。
自信蛾眉肯让人,谁知豺口横当道。
黜陟徒闻吏部尊,模棱颇笑尚书耄。
六七豪贵皆无恙,二三贤隽翻凋丧。
张翰归来减宦情,顾荣死后嗟人望。
此时意气不能平,慷慨先怀襆被情。
北海羞称男子辈,西州宁避党人名。
一朝聚散胡容易,眼前得失须臾事。
酣饮莫问黄公垆,悲歌犹记荆卿市。
从来势利不相和,输心安用结交多。
牛首山中空岁月,燕矶石上几风波。
寄语翩翩魏公子,侯生别去奈愁何。
朝登桐君山,下有澄江四绕流潺湲。
暮谒桐君祠,上有古木一望悬参差。
昔人采秀山之巅,桐荫未徙凌云仙。
琼浆石髓世不识,丹崖翠壑空年年。
越乡自古穷嘉丽,弭节停轺几留滞。
严陵濑静秋涨沈,香炉峰寒暝烟翳。
卢君挥斤宇内游,昨来奉使浔阳舟。
直蹑卢峰探奠服,又从瀑布挹飞流。
江山能使才华盛,况接朱绳与青镜。
登览何如司马雄,文章自是欧阳正。
君鸣玉佩上金銮,桐叶声销日已残。
钟鼎山林缘底事,不须回首忆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