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平沙江路长,蒹葭凝望渺苍苍。
数声孤雁天连水,八月凉风露化霜。
絮入秋衣如薄茧,笳吹寒夜中清商。
扁舟江上思归客,不待浮灰已断肠。
日落平沙江路长,蒹葭凝望渺苍苍。
数声孤雁天连水,八月凉风露化霜。
絮入秋衣如薄茧,笳吹寒夜中清商。
扁舟江上思归客,不待浮灰已断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秋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首句“日落平沙江路长”,以夕阳西下、江面辽阔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蒹葭凝望渺苍苍”一句,将视线引向远处的芦苇,通过“渺苍苍”的描绘,展现出秋日景色的辽阔与深邃。
“数声孤雁天连水”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哀愁的氛围,孤雁在天空与水面之间飞翔,象征着漂泊与离散的主题。紧接着,“八月凉风露化霜”一句,通过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现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下半部分“絮入秋衣如薄茧,笳吹寒夜中清商”两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通过“絮入秋衣”形象地描绘了秋天衣物的质感,而“笳吹寒夜中清商”则通过笳声的清冷,表现了夜晚的寒冷与内心的孤寂。
最后,“扁舟江上思归客,不待浮灰已断肠”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思念家乡的旅人。他虽未至家乡,但心已感伤,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
葛洪偕隐意,宗炳卧游心。
少室原相许,匡庐未可寻。
一湾看雪濮,十里见云林。
水际峰峦影,天边猿鹤音。
谷香邀短策,岩翠落幽襟。
欲踵诛茅事,还虚振壑吟。
石塘阴不展,圭窦日初沈。
宜待秋风晚,中阿采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