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咏·其八》
《杂咏·其八》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接木移花本有师,花开木长更知谁。

春风却自无情种,就是春风亦不知。

(0)
鉴赏

这首诗《杂咏(其八)》由明代诗人伍瑞隆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首句“接木移花本有师”,以“接木移花”这一传统技艺为引子,暗喻生命的传承与延续。这里的“师”不仅指技艺上的传授者,更象征着自然法则与生命智慧的传递者。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次句“花开木长更知谁”,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以“花开木长”这一自然现象为载体,表达了对生命成长过程的赞美与敬畏。然而,“更知谁”三字又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疑问与感慨,似乎在询问:在这无尽的生命轮回中,究竟有多少生命的故事被我们所遗忘或忽视?

接下来的“春风却自无情种”,将话题转向了春风,赋予了春风一种超然物外的“无情”特质。这里的“无情”并非贬义,而是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不可预测性。春风虽能催生万物,但它本身并无意识,不为任何特定目的而行动,体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伟大。

最后一句“就是春风亦不知”,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深化,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复杂性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春风虽能带来生机,但它自身并不了解自己的力量与影响,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诗意描绘,也是对人类智慧边界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宇宙奥秘的谦逊态度。伍瑞隆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哲学之思的交融。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闾里为楼护歌

五侯治丧楼君卿。

(0)

龙门八题·其五神谷藏春

山閒草木四时新,一脉清溪不染尘。

忽见渔郎惊借问,却疑侬是武陵人。

(0)

四和·其一

尝把閒身静品裁,残生何幸脱舆台。

田园依旧喜重到,松菊就荒伤独来。

懒散徒教尘事废,襟怀难对俗人开。

自量不肖非逋客,为报山灵且莫猜。

(0)

五月朏日书以自适·其二

身货休论两孰多,留连光景且婆娑。

谷臧得失不相远,蛮触功名能几何。

闷后径寻醅瓮饮,醉来慵击唾壶歌。

扁舟旧有江湖趣,须著蓝衫换一蓑。

(0)

与白云山人夜坐山人将归天台即席赋此送之

桫椤树头月皎皎,共坐论诗天欲晓。

大星飞落沧江前,小虫啼遍墙根草。

我爱高人白云姿,对客长赋白云辞。

漫游群仙白银阙,拾得碧海珊瑚枝。

又载云軿下尘世,凉飙微动青霞袂。

一声铁笛彻长霄,鸾凤和鸣满云际。

高人读律仍读书,白头在堂辞我归。

殷勤綵服寿春酒,江城八月秋晖晖。

(0)

客至

幽窗谈笑话平生,旧砚磨穿笔代耕。

白发满头难讳老,青山排闼故多情。

桃花灼灼浑无语,春雨潇潇尚未晴。

明日兰舟休便发,南邻笋蕨巳堪烹。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