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吏久不作,青山名已虚。
洼尊花下迹,科斗竹间书。
沉饮非妨政,耽游为惜馀。
藩侯寔宗彦,旷代此悬车。
隐吏久不作,青山名已虚。
洼尊花下迹,科斗竹间书。
沉饮非妨政,耽游为惜馀。
藩侯寔宗彦,旷代此悬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久居山林的官员,其名声虽盛,但因长久隐居,使得山名似乎徒有虚名。诗人通过“洼尊”与“科斗竹间书”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情趣与文化追求。饮酒并非妨害政务,反而在游玩中珍惜时光。最后,诗人以“藩侯寔宗彦,旷代此悬车”赞颂了李方伯的高洁品行,如同古代贤士一般,选择在适当的时候退隐,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推崇与敬意。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梅鋗岭外秦时关,西樵以南皆仙山。
硕人薖轴可望不可到,千岩万壑溪潺湲。
虹桥似宴曾孙处,龙湫即是东瓯路。
台岳飞来一片霞,天窗散作晴空雾。
树树五柳丝,山山丛桂枝。
何期招隐客,但咏归来辞。
白云洞口杳无极,考槃在涧差堪适。
岂为山公高阳池,不知丞相平泉石。
五色清波映凤毛,双栖丹穴齐鹓翼。
于陵可灌,伯成可耕,硕人且蜡樵中屐。
君不见汝南袁夏甫,身却公车步,后人袭汉三公府。
君不见襄阳庞德公,深居鹿门中,有子仕魏诸士宗。
硕人隐矣多寿祉,夏甫德公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