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直上妙高台,云锁禅堂昼不开。
古径有松栖老鹤,断碑无字翳苍苔。
水拖秋色连天去,风捲潮声动地来。
我亦九霄云外客,隔花啼鸟莫相催。
寻幽直上妙高台,云锁禅堂昼不开。
古径有松栖老鹤,断碑无字翳苍苔。
水拖秋色连天去,风捲潮声动地来。
我亦九霄云外客,隔花啼鸟莫相催。
这首明代诗人涂麟的《登小金山》以登高远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山水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独特情感。
首联“寻幽直上妙高台,云锁禅堂昼不开”,开篇即点明了登山的目的地——妙高台,以及到达后的景象:云雾缭绕,仿佛将禅堂紧紧包裹,日光难以穿透,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暗示了内心的沉静与超脱。
颔联“古径有松栖老鹤,断碑无字翳苍苔”,进一步深入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景观。古道旁,松树挺立,老鹤栖息其间,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断碑之上,青苔覆盖,虽无文字可辨,却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和自然的野趣。
颈联“水拖秋色连天去,风捲潮声动地来”,转而描绘了水边的景色。秋水潺潺,似乎将天空的颜色一并带走,展现出一幅辽阔深远的画面;而风起时,海浪翻滚,潮声震耳欲聋,动人心魄,表现了大自然力量的雄浑与壮观。
尾联“我亦九霄云外客,隔花啼鸟莫相催”,诗人自比为云外之客,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同时,通过“隔花啼鸟”这一细节,既呼应了前文的自然景致,又巧妙地引入了听觉元素,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立体,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妙高台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超脱世俗的情感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