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识高人栖隐处,碧林斜带芳村路。
本期屡访恣游盘,不谓今来重迷误。
野桥横坼乱行潦,疏林鸣蝉秋欲老。
始蹑鹤踪半没泥,却寻樵径时埋草。
非关涉历记途差,自是幽贞隔世涯。
赖有山前新涨水,微红流出涧中花。
曾识高人栖隐处,碧林斜带芳村路。
本期屡访恣游盘,不谓今来重迷误。
野桥横坼乱行潦,疏林鸣蝉秋欲老。
始蹑鹤踪半没泥,却寻樵径时埋草。
非关涉历记途差,自是幽贞隔世涯。
赖有山前新涨水,微红流出涧中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隐士吴泉宾山居时的迷路经历与所见之景。首句“曾识高人栖隐处”,点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曾经的相识。接着“碧林斜带芳村路”一句,以碧绿的树林和蜿蜒的小路勾勒出宁静的乡村景象。
“本期屡访恣游盘,不谓今来重迷误。”表达了诗人多次探访的愿望,但这次却意外迷路,流露出一丝失落与无奈。接下来的“野桥横坼乱行潦,疏林鸣蝉秋欲老”描绘了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野桥横跨积水,稀疏的树林中蝉鸣声声,暗示着秋天的临近。
“始蹑鹤踪半没泥,却寻樵径时埋草。”通过“鹤踪”和“樵径”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探索的艰难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最后,“非关涉历记途差,自是幽贞隔世涯。”诗人意识到迷路并非偶然,而是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赖有山前新涨水,微红流出涧中花。”结尾以山前新涨的水流和涧中的花朵为喻,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发现生命的美好与希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
閤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
佛灯销永夜,僧磬彻寒更。
不学何居士,焚香为宦情。
北河旄星陨,鬼方狝林胡。
群师舞弓矢,电发归燕墟。
皇皇轩辕君,赞赞皋陶谟。
方思壮军实,远近递生俘。
车马践大逵,合沓成深渠。
牧人过橐驼,校正引騊駼。
烈风朝送寒,云雪霭天隅。
草木同一色,谁能辨荣枯。
四履封元戎,百金酬勇夫。
大邦武功爵,固与炎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