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白盖峰寺寄僧》
《宿白盖峰寺寄僧》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

閤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

佛灯销永夜,僧磬彻寒更。

不学何居士,焚香为宦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báigàifēngsēng
táng / wēntíngyún

shānfángshuāngqíng宿suìpíngshēng
shàngjiànlínyǐngyuèzhōngwénjiànshēng

dēngxiāoyǒngsēngqìngchèhángèng
xuéshìfénxiāngwèihuànqí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开篇“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两句,写出了山中秋天的清晨,霜气蒸发后天气转晴,连续一夜的宁静与和谐。接着“閤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进一步渲染了深山古寺的幽静与自然之美,其中“閤上”指的是寺院中的高处,“林影”是树木在月光下的投影,“涧声”则是山涧流水的声音,共同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场景。

下半首“佛灯销永夜,僧磬彻寒更”则转入了寺院中僧人的夜间生活。佛前点燃的灯火驱散了漫长夜晚的黑暗,而僧人在夜深人静时分进行着宗教仪式,磬声穿透了清晨的寒冷。

最后两句“不学何居士,焚香为宦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然和对佛法修行的向往。诗中的人物不再追求世间的知识与地位,而是选择了一种心灵上的宁静和自我修炼,以焚烧香料作为一种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寺院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融入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一种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竹二首·其一

春到姚黄魏紫家,自甘疏节对交加。

九成未奏伶伦律,拂拂天门凤羽斜。

(0)

浴日亭步苏长公韵

万里苍茫一色天,凭空亭榭俯前湾。

龙光晓荡扶桑树,蜃气氤连越国山。

捧日未衰归老志,惜阴虚负少年颜。

长绳早系羲和驭,勿待挥戈暮霭间。

(0)

送文崖林郡博擢国子

鳣堂廿载番山月,两照先生自此征。

柳面和风随去棹,壁池新雨对长檠。

贞心老柏犹撑古,雅操寒梅独著清。

都下本来文物盛,好从先进育群英。

(0)

程斋书荐泉州同安庠友用前韵

帆拖云影过潮时,喜带梅花陆凯诗。

白石应知藏白玉,绿窗终见绿娥眉。

金兰幸订百年约,玉屑期谈八字碑。

双眼望洋徒老恨,美人何以慰吾思。

(0)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其六古木参天

错节盘根第一流,欺凌霜雪压多秋。

小家梁栋休轻问,留作檠天老柱头。

(0)

闻黄墨泉建墨池书屋三首·其一

墨池旧有翰林堂,世远荆蓁迹已荒。

闻说贤哉今复古,落成何日共徜徉。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