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
《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全文
唐 / 武元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刀州城北剑山东,甲士屯云骑散风。

旌旆遍张林岭动,豺狼驱尽塞垣空。

衔芦远雁愁萦缴,绕树啼猿怯避弓。

为报府中诸从事,燕然未勒莫论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zhūgōngyǒuguānlièzhīzuòyīnzhī
táng / yuánhéng

dāozhōuchéngběijiànshāndōngjiǎshìtúnyúnsànfēng
jīngpèibiànzhānglínlǐngdòng

cháilángjìnsāiyuánkōng
xiányuǎnyànchóuyíngjiǎoràoshùyuánqiègōng

wèibàozhōngzhūcóngshìyànránwèilùngōng

翻译
在刀州城北的剑山之东,士兵集结如云,马匹散开如风。
旗帜飘扬,连林岭都为之震动,凶猛的豺狼被驱逐干净,边塞空旷无狼烟。
飞翔的雁群口含芦苇,担忧猎人的箭矢;树上的猿猴惊叫,害怕躲避弓箭的威胁。
请转告府中的各位官员,还未刻下燕然山的功勋,就不必急于论功行赏。
注释
刀州城北: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
剑山东:山名,与上文的'刀州城北'共同描述地点。
甲士:全副武装的士兵。
旌旆:旗帜。
燕然未勒:典故,指未完成征战,尚未刻石记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军事行动的壮丽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战争场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军队的威武与雄伟,以及作者对于战争胜利的期待。

"刀州城北剑山东,甲士屯云骑散风。" 这两句设置了宏大的战场背景,"刀州城"和"剑山"构成险峻的地理环境,而"甲士屯云骑散风"则展示了军队的壮观与威严。

"旌旆遍张林岭动,豺狼驱尽塞垣空。"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旌旆"指的是军旗,它们在山岭间飘扬,显示出战争的紧迫与激烈,而"豺狼驱尽塞垣空"则表明了敌人被彻底击败,一片荒凉。

"衔芦远雁愁萦缴,绕树啼猿怯避弓。" 这两句转而描写了一种不同的景象,可能是战争暂歇后的情形,"衔芦远雁愁萦缴"中的"衔芦"指的是鸟儿携带芦苇飞翔,这里表达了对远方战友的思念,而"绕树啼猿怯避弓"则描绘了一种生灵在战争中求生的凄凉。

"为报府中诸从事,燕然未勒莫论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胜利的期待,以及对于尚未到来的战果保持谨慎态度,不急于宣扬。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军事行动的雄壮与激烈,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远方战友的思念和对胜利的期待。

作者介绍
武元衡

武元衡
朝代:唐   字:伯苍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生辰:758―815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猜你喜欢

史馆阮比部知衢州因归建阳别墅二首·其一

再入蓬丘席未暖,飘飘又建隼旟行。

交朋莫惜河梁别,乡曲初期昼锦荣。

竹箭波声随一棹,斧柯山色对双旌。

子牟江海心应在,频上高楼望帝京。

(0)

王中庸赴河南巩县尉

春风祖席引香醪,白马骊驹草色袍。

官舍前临两京道,居民半杂五陵豪。

卑飞碌碌犹栖棘,馀地飘飘暂鼓刀。

捧檄初同昔人喜,不应搔首叹徒劳。

(0)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其四两峰堂

踏得草鞋穿,行得汗脚损。

却换一枝藤,拄到双玉笋。

(0)

题朱伯勤千峰紫翠楼二首·其一

秀岭西头凤岭东,周遭略数一千峰。

商量没顿新楼处,顿著秾蓝酽紫中。

(0)

题小沙溪郑氏店江亭

隔水千山又万山,大江仍合小溪湾。

岸巾独立东风里,眼趁凫雏下急滩。

(0)

感秋五首·其一

昨扇犹午携,今裳觉晨单。

起来且复卧,未敢窥柴关。

不知病至此,为复老使然。

平生性刚燥,畏热长喜寒。

念昔忝乡赋,践雪诣春官。

布褐背不纩,芒鞋茧且穿。

长亭夜濯足,吹灯呻故编。

买酒破孤闷,浩歌殷屋椽。

何曾悲廪秋,山棱耸臞肩。

秋风吹我髓,秋露滴我肝。

我欲与秋敌,秋先令我酸。

叹息复叹息,谁是长少年。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