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研北书屋观尹拜石谷画竹却赠》
《研北书屋观尹拜石谷画竹却赠》全文
清 / 朱景英   形式: 古风

君之于颠得彷佛,拜石何曾具袍笏。

南官踪迹不可亲,海外相逢惊突兀。

作画不作灰堆山,谁从墨际窥孱颜。

赖有胸次竹千亩,筼筜谷落十指间。

于兹妙契琴书理,指下勾挑撇捺似。

山阴用意在笔先,柴桑解识无弦旨。

乃知画竹关天钧,槎枒露处宁非神。

不然挥洒偶游戏,津逮何以难其人。

谷言读书能医俗,坡言士俗缘无竹。

撑肠文字琅玕呈,那不运腕森寒玉。

炎方岁晏冰雪无,南荣日色莹清矑。

君也解衣一伸纸,横枝侧叶争奔趋。

是时观者皆叹息,机趣如斯罕曾得。

瓣香况为海岳庵,大皴染外此凭轼。

移时放笔忽喟然,我胡不自爱其颠。

画竹不已拇亦骈,会当三复南华篇。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朱景英所作,名为《研北书屋观尹拜石谷画竹却赠》。诗中描绘了诗人朱景英在研北书屋观赏尹拜石谷所绘之竹的情景,并对尹拜石谷的画艺给予了高度赞赏。

诗中首先提到尹拜石谷的画作仿佛让观者身临其境,仿佛在拜石时并未穿戴官服和笏板,暗示其画作生动逼真。接着,诗人描述了尹拜石谷的足迹难以接近,但在海外相遇时,这种突然的惊喜感如同重逢老友。诗人进一步赞扬尹拜石谷的画技,指出其画竹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通过墨迹捕捉竹子的坚韧与力量。诗人还提到尹拜石谷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如同竹林千亩,其画作中的竹子仿佛从十指间自然生长而出。

诗人继续赞美尹拜石谷的画作与音乐、书法之间的妙契,认为其笔下的竹子仿佛在演奏音乐,展现出深邃的意境。诗人提到,尹拜石谷在创作时似乎将注意力集中在笔法上,而苏东坡则认为士人应与竹相伴,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品格。诗人认为尹拜石谷的画作如同撑满文字的竹子,透露出一种冷峻而清新的气质。尽管身处炎热之地,但尹拜石谷的画作如同冰雪般纯净,令人赞叹。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尹拜石谷画作的深刻感受,认为这些画作不仅展现了竹子的形态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甚至表示,自己愿意反复品味这些画作,以期获得更多的启示。整首诗通过对尹拜石谷画作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作者介绍

朱景英
朝代:清   字:幼芝   籍贯:湖南武陵

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日札》、《畬经堂集》、《研北诗馀》
猜你喜欢

调华阳尉

家世传儒素,平生学古文。

三年思故国,一命荷君恩。

折节羞黄版,归休许白云。

吟诗无废事,薄俸不禁分。

(0)

春日杂兴七首·其四

春衣初作舞雩归,手展韦编昼寝稀。

解使芳阴快幽意,飞红零落绕窗扉。

(0)

寄郭潜夫

我昔游泸江,泛舟奔楚宫。

黔江自南来,胥会涪之东。

黔江清且碧,泸江浊而红。

红碧不相入,分流如卧虹。

群潴激湍涛,汹涌成战攻。

须臾尽变浊,混混颜色同。

清固不胜浊,此理天下通。

君视开成间,牛李争长雄。

要之赞皇子,不胜太牢公。

物理自古然,徘徊叹无穷。

(0)

腊岭戏书

上世有鞭能走石,今人无铎可驱山。

一回凭膝一移足,老尽行人未老颜。

(0)

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其七

百代无几人,九原何可作。

不必温御史,解令君胆落。

(0)

代弼夫和

京山虽百里,何以慰吾人。

乞取蒲葵扇,持归作小春。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