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其三》
《感怀·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明珠出大海,豫章擢清云。

宗臣开国功,王佐难其群。

公朝日举士,愚者甘不闻。

披褐玩明时,骋翰流华芬。

分适中自谐,知己俟其真。

磬折难为容,弹冠各有人。

谁令君独往,踟蹰失要津。

(0)
鉴赏

这首诗《感怀(其三)》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比明珠与豫章、宗臣与王佐,以及公朝举士与愚者之态,表达了对人才价值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明珠出大海,豫章擢清云”,以明珠比喻杰出人才,豫章则象征高远的志向或理想,形象地描绘了人才在广阔天地中的卓越表现。接着,“宗臣开国功,王佐难其群”进一步强调了这些人才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贡献,同时也暗示了他们难以被同辈所匹敌的地位。

“公朝日举士,愚者甘不闻”揭示了社会上存在的一种现象:在朝廷不断选拔人才的同时,却有愚者对此漠不关心,甚至甘愿忽视。这反映了社会认知的差异和人才价值的被低估。

“披褐玩明时,骋翰流华芬”则展现了诗人自己对美好时代的理解和追求,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才华和思想,留下芬芳的文采。

“分适中自谐,知己俟其真”表达了诗人期待找到真正理解和支持自己的知音,认为只有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共鸣。

最后,“磬折难为容,弹冠各有人”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即使才华横溢,也可能遭遇不被接纳的情况,而“谁令君独往,踟蹰失要津”则表达了对孤独前行者的同情,以及对如何在社会中找到正确道路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反映了诗人对人才价值、社会公平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镇西.踰黄芦岭,度金锁关

汾阳西指,有插天垠崿。亘石栈、冈峦纷错。蹑芒屩。

看峰回径转,亥磴螺盘,羊肠路恶。两崖去天如削。

列城郭。倚崇墉绝顶,险同剑阁。剩荒垣、断云残角。

谁疏凿。

自一夫荷戟,百万临关梭巡,前却河山,数重扃钥。

(0)

品令.罗岕苦雨寄内

万里归来后。恨离别、今还又。

自从分手,千行清泪,一天消瘦。

屈指端阳,最是伤心时候。情怀非旧。

叹往事、休回首。奈他几叠,青山遮断,玉人翠袖。

岕茗亲携,好待北窗晴昼。

(0)

双调望江南.西湖曲十首·其九

湖上酒,日带杖头钱。

竹叶杯浮桃叶伎,梨花春酿杏花天。一醉酒家眠。

停觞处,珍重客中餐。

底事沉吟又如笑,几回温却又重寒。愁绪忽漫漫。

(0)

村居二十馀日,身在田畴,宜有所慕,乃蓑笠耰锄间不类农家气味,殊足慨也;因作杂诗·其三

销兵厉海禁,两廛无一釜。

迩乃逢宽政,锄犁满场圃。

颇闻好事人,煆为剑与斧。

抒悃三十年,馀风犹好武。

愿学一人敌,日中庭上舞。

纷腾赛水仙,卤莽祀田祖。

招彼下南人,蛮讴击鼍鼓。

纵博自有徒,释耒赴戎伍。

(0)

和筱岫次韵元微之咏醉十二篇·其二独醉

一室酣酣瓮牖春,暖风轻似逐珠尘。

有时相劝但孤影,明月入怀吾两人!

(0)

归途杂诗五首·其二

江山惯作犒师牛,遂致舆图尽海头。

惟有指峰无恙在,青青不改使人愁。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