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乃糟粕,见笑斲轮老。
吾惟效明哲,此身贵能保。
岁丰喜囷盈,雨绵幸薪燥。
此外复何求,农事宜及早。
团栾在一室,儿孙喜盈抱。
区区利名场,于我何足道。
古书乃糟粕,见笑斲轮老。
吾惟效明哲,此身贵能保。
岁丰喜囷盈,雨绵幸薪燥。
此外复何求,农事宜及早。
团栾在一室,儿孙喜盈抱。
区区利名场,于我何足道。
这首明代李贤的《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句“古书乃糟粕,见笑斲轮老”表明诗人不拘泥于传统,认为古籍中有些内容可能过时,自己更倾向于向明智的人学习,保持自身的独立思考。接着,“吾惟效明哲,此身贵能保”强调了保全自身的重要性。
诗人对于丰收年景和适宜的天气感到欣喜,因为这有利于储存粮食和保持柴火干燥,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实际需求和满足感。“岁丰喜囷盈,雨绵幸薪燥”这两句描绘了这种生活情境。
诗人进一步表达,除了物质的丰裕,家庭和睦、子孙满堂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团栾在一室,儿孙喜盈抱”。他看淡名利场,认为这些与自己的生活目标相比微不足道,“区区利名场,于我何足道”。
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重视家庭和生活的朴素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