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蒲翳拳石,秀碧浮东海。
龙骨自纠缠,霜须更潇洒。
九节信通灵,四时常不改。
不遇九疑仙,中流复谁采。
青蒲翳拳石,秀碧浮东海。
龙骨自纠缠,霜须更潇洒。
九节信通灵,四时常不改。
不遇九疑仙,中流复谁采。
这首明代诗人倪谦的《石蒲画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青蒲翳拳石",形象地写出青色的菖蒲覆盖在形状奇特的石头上,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秀碧浮东海"则进一步强调了菖蒲的翠绿与海的浩渺相映成趣。
"龙骨自纠缠,霜须更潇洒",诗人运用比喻,将菖蒲的根茎比作龙骨,既描绘其坚韧又富有动感,而"霜须"则形容其叶片如霜白飘逸,增添了诗意的韵味。"九节信通灵,四时常不改",赋予菖蒲神秘的灵性,暗示其无论四季变换,始终保持着常青的特性。
最后两句"不遇九疑仙,中流复谁采",表达了诗人对这石蒲无人欣赏的遗憾,同时也寓含着对高人隐士的向往,期待有如九疑山的仙人能发现并欣赏这自然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蒲的形态美和内在精神,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凡之人的期盼。
铁骨搭,伟鹘砂,性如獬豸口如鸦。
仰见太阴剥食欲,挟匕上天刳妖蟆。
俯见海扬波,誓拔快剑水上断蝮蛇。
才雄志大无位可施展,乃令行人走使匹马无停挝。
南藩大吏一月二十九日醉藩职,弗理莫敢辄玼瑕。
骨搭北上见官家,官家门南事,一一叩陛下,陈治忽谈忠邪。
天子为点首,百官尽惊呀,御史结舌惭辅车。
有附和,无聱牙。
于乎骨搭者,古之汲直无以加,天子何不唤取归南衙。
下为百司司白简,上为天子持黄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