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缭绕午桥庄,学士邀宾坐草堂。
细指江山论气槩,久瞻星斗焕文章。
青霞覆道干旄润,丹桂飘庭语笑香。
大石岩岩堪下拜,野人休讶米公狂。
云峰缭绕午桥庄,学士邀宾坐草堂。
细指江山论气槩,久瞻星斗焕文章。
青霞覆道干旄润,丹桂飘庭语笑香。
大石岩岩堪下拜,野人休讶米公狂。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出蒲圻饮廖学士山庄留赠》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场景。首句“云峰缭绕午桥庄”以山峦环绕的环境烘托出山庄的幽静与隐逸,午桥庄可能暗示着历史遗迹或学者聚居之地。次句“学士邀宾坐草堂”点明了主人廖学士的热情好客,草堂则体现了其简朴而高雅的生活态度。
“细指江山论气槩”一句,通过“细指江山”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社稷的关心和讨论,而“论气槩”则透露出他们的豪情壮志和高尚气节。接下来,“久瞻星斗焕文章”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在月光下畅谈时的诗意氛围,星光与智慧的火花相映生辉。
“青霞覆道干旄润,丹桂飘庭语笑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聚会的欢乐气氛,青霞与丹桂象征着高洁与温馨,宾客们的谈笑之声仿佛带上了香气。
最后,“大石岩岩堪下拜,野人休讶米公狂”以大石象征坚定的品格,表达对廖学士的敬仰,同时借米公之典故,自谦为“野人”,却毫不掩饰对学士才情的赞赏,流露出一种不拘小节的狂放之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赞美了廖学士的人格魅力,也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生活和高尚情怀。
晓寻观音洞,乃登极乐峰。
洞深未穷底,峰峻淩空濛。
峰后亦一洞,谓与浑河通。
当年避兵人,千百来求容。
众人一不见,从此丸泥封。
我读壁上题,尽然声泪同。
上述乱离状,下勘富贵空。
谁将此时心,散作千声钟?
回向忏我佛,冷冷西来风。
交阯铜柱折,缅亡亦随之。
夙疑国大患,或在西南陲。
徙薪策不售,两纪空赍咨。
坐自地宝弃,眼看飙轮驰。
颇闻此邦贤,惩螫谋自治。
同民在欲恶,守令皇所毗。
昔我曾大父,承平实抚斯。
百年遂陵谷,神格倘尔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