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秀已将实,驱雀声聒耳。
今年晴雨时,结穟均累累。
雀利亦何妨,而人犹惜此。
清晨至夜阑,哗欢殊未已。
因之识农艰,屡丰劳倍蓰。
是虽疾厉音,中有无边喜。
苗秀已将实,驱雀声聒耳。
今年晴雨时,结穟均累累。
雀利亦何妨,而人犹惜此。
清晨至夜阑,哗欢殊未已。
因之识农艰,屡丰劳倍蓰。
是虽疾厉音,中有无边喜。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田间驱赶麻雀的情景,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农事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诗人以“苗秀已将实,驱雀声聒耳”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稻谷即将成熟,麻雀在田间觅食的情景,麻雀的叫声喧闹不已。接着,“今年晴雨时,结穟均累累”描述了今年气候适宜,稻谷结穗均匀,丰收在望的景象。
“雀利亦何妨,而人犹惜此”表达了对麻雀虽对农作物构成一定威胁,但人们依然珍惜丰收成果的态度。“清晨至夜阑,哗欢殊未已”则描绘了从清晨到夜晚,人们在田间忙碌驱赶麻雀,欢声笑语不断的情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乐观精神和对丰收的期待。
最后,“因之识农艰,屡丰劳倍蓰”点明了通过这一场景,人们能够深刻理解农业生产的不易,以及丰收来之不易的辛劳。“是虽疾厉音,中有无边喜”则总结了尽管驱赶麻雀的声音嘈杂,但其中蕴含着人们对丰收的无限喜悦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艰辛,也传达了人们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