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族谱重修》
《族谱重修》全文
明 / 王天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明明鼻祖肇基勤,蛰蛰云孙嗣世殷。

水始一源千派别,木初同本万枝分。

鸡如得食还呼类,鸟欲归巢必认群。

要识诗歌行苇意,无将谱牒视虚文。

(0)
鉴赏

这首诗《族谱重修》由明代诗人王天性所作,通过描绘家族血脉的源远流长与繁衍不息,表达了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和对族谱修订的重视。

首联“明明鼻祖肇基勤,蛰蛰云孙嗣世殷”以“鼻祖”开篇,赞美先祖创业之艰辛与勤劳,接着以“云孙”形容后代众多,展现家族的繁荣昌盛。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家族比作繁茂的云雾,形象地描绘出家族成员众多、世代延续的景象。

颔联“水始一源千派别,木初同本万枝分”进一步阐述家族血脉的起源与分支。水从同一源头分出千条支流,木从同一根茎生出万枝,以此比喻家族虽分枝繁多,但根源相同,强调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联系和共同的家族文化传承。

颈联“鸡如得食还呼类,鸟欲归巢必认群”通过动物的行为来隐喻家族成员间的团结与归属感。鸡觅食时会呼唤同类,鸟归巢时会辨认群体,这些自然界的习性被诗人用来象征家族成员在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能够相互扶持、紧密团结。

尾联“要识诗歌行苇意,无将谱牒视虚文”点明了诗的主题和目的。诗人希望人们通过阅读族谱,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而不仅仅是将其视为一堆没有生命的文字。这里的“行苇”比喻族谱中的记载如同芦苇一般,虽然简单却承载着家族的记忆和传统,提醒人们不应忽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族血脉的描绘,表达了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和对族谱修订的重视,同时也强调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归属感,以及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王天性
朝代:明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猜你喜欢

酬曾重伯编修·其一

诗笔韩黄万丈光,湘乡相国故堂堂。

谁知东鲁传家学,竟异南丰一瓣香。

上接孟荀驺论纵,旁通《骚》赋楚歌狂。

沣兰沅芷无穷竟,况复哀时重自伤。

(0)

不忍池晚游诗·其八

鸦背斜阳闪闪红,桃红人面薄纱笼。

银鞍并坐妮妮语,马不嘶风人食风。

(0)

人境庐杂诗·其六

叶叶蕉相击,丛丛竹自鸣。

萧萧传雨竟,摵摵误秋声。

露湿寒蛩寂,枝摇暗鹊惊。

幢幢灯影暗,独坐到微明。

(0)

山歌·其八

自剪青丝打作条,亲手送郎将纸包。

如果郎心止不住,看侬结发不开交。

(0)

破墨台·其一

少时曾上策,作伴入春明。

添造凤楼手,经题雁塔名。

吉人占石介,君子重铜行。

三十年前友,提携谊匪轻。

(0)

再叠前韵·其四

天演由来是竞争,胜优败劣自然名。

人皆雕鹗横秋健,我是饩羊告夏正。

未扑俗尘登白社,欲医凡骨采黄精。

梦中旧侣来招手,羽化人间誓不生。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